iOS中基於協議的路由設計


一、背景

前段時間對我們自己的App做了結構上的重構,拋棄了之前簡單的MVC開發模式,原因是隨着App的業務線越來越多,單個頁面的功能越來越復雜,MVC開發模式導致整個Controller-layer的代碼越來越多。本文將分享重構中的Router模塊。 

使用路由模式可以解決我們項目中頁面與頁面之間的耦合(因為我們App是視圖生命周期作為驅動,所以這里說是頁面,實際是控制器層),因為一個頁面功能太多就會引入過多的類,往往會造成import過多,不好管理。而且iOS中執行界面跳轉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模塊間的耦合。

iOS執行界面跳轉的時候,代碼如下:

[firstViewController.navigationController pushViewController:destinationViewController];

 

如果在firstViewController里面直接引入頭文件就會導致模塊間的耦合。我們這里就需要路由模塊去解決類似的問題。我們的設計是每個模塊都有自己的路由管理,路由主要職責應該有: 

  • 管理模塊內部跳轉。

  • 聲明模塊的對外接口

  • 聲明模塊的依賴

二、模塊間的跳轉

這種設計是松耦合的,我們搜尋的模塊可以隨時被相同功能的模塊替換,這樣我們就實現了兩個模塊的解耦。

目前路由的設計限於以下幾種:

  • 字符串標識對應界面,例如URL Router

  • 利用Object-C特性,直接調用目的模塊的方法

  • 用protocol來和某個界面進行匹配

三、URL Router

目前絕大多數的路由是由字符串來打開某個頁面,代碼大概如下:

//注冊某個頁面在路由的url地址
[URLRouter registURL:@“Desination” handler:^(NSDictionary * userDic){
};
//使用路由
[URLRouter openURL:@“app://***Module/Destionation”];

 

傳遞一串參數URL就可以進行頁面間的跳轉,這種方案可以再運行時隨時更改路由規則,指向不同的頁面,也可以支持多級頁面跳轉。這種方案有極大的靈活性。

而且此種方案最容易跨平台實現的,iOS, Android,PC都可以按照URL來進行路由。

iOS中可以通過URL Scheme進行進程間的通信,同App外面打開App中的某個頁面,此方案可以完美兼容URL Router。

當然這種方案缺點也是很明顯的:

第一、基於URL的設計只適合與UI界面,功能性的模塊是不能采用這種方案的,所以這種方案只適用於視圖驅動的模塊。 

第二、這種方案維護比較困難,要維護一大批的字符串,還要維護傳參。

第三、安全性不高,因為只有在運行時才能檢查出錯誤,類似於swift早期中selector用字符串尋找的問題。

四、Protocol Router

這是我們采用的路由模式,代碼如下:

id<***ServiceProtocol> service = [[ProtocolRouter shareInstance] findService:@protocol(***service)];

 

這種設計方案安全性比較高,在編譯階段就可以檢測出問題,更適合於swift的設計思想,任何模塊都可以使用,包括功能模塊,不僅僅局限於UI模塊。此種方案就會缺少相應的動態性,不過可以做一層URL Router的Adapter層專門用於動態性的需求。

基於Protocol的設計方案不會引起耦合,我們可以輕易替換掉相同功能的目的模塊,這種方案也適用於各種解耦,例如Appdelegate的解耦。

以上就是我們在程序中實行組件化的一步,隨着App容量的增大,組件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可以讓我們的App更規范,模塊的重用性更高。

作者:崔曉迪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