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旅行者困境


旅行者困境是一個非零和博弈,是1994年考希克·巴蘇教授提出來的博弈場景。

有兩個旅行者去印度旅行,各買了一件一樣的瓷器,但是很不幸兩個人的瓷器在返途飛機途中被航空公司打碎,於是兩人向航空公司索賠100美元。航空公司同意索賠,但是提出了一些條件。那兩個人分別寫下瓷器的價格並且價格在2美元至100美元之間,如果兩個人的價格是一樣的,那么就按他們寫下的價格賠償。如果兩個人寫下的價格不一樣,那么他會按最低的價格為基數進行賠償,而且價格低的那位因為誠實獲得2美元獎勵,而價格高的會因為不誠實被懲罰2美元。那么他們會怎么寫瓷器的價格?

假如兩個人都很誠實,不耍花招,那么他們兩個都會寫100美元,那么他們都會獲得100美元的賠償。但如果他們都很聰明,那么A就會想:“如果我寫99美元,他寫100美元,那我就會得到兩美元的獎勵。”同時B也會想;“如果我寫了100美元而他寫了99美元,那我就會被懲罰2美元,我應該寫98美元。”此時A又會想:“如果他想到了我寫99美元,他寫98美元,那我就會被懲罰兩美元,我應該寫97美元。”一直反復……直到到達一個最低點——也就是2美元,這個點就是納什均衡點。

現在我們來聊一聊我們中國式家長的超前教育:胎教、學前班、補習班。我們仍以上面的例子去分析,如果我們仍以2美元的獎罰去做實驗,那么人們寫下的價格會在90美元左右並不會達到2美元。因為他們並沒有更加深入的去思考,另一個方面給的獎勵並不高。但如果我們把獎勵與懲罰的幅度加大,變為10美元甚至50美元,那么這個價格就會達到最低點2美元——也就是納什均衡點。現在回到中國式家長,我們的家長都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要我們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這樣一來家長們就會給孩子報補習班、學前班、鋼琴、畫畫等技術班,但別的家長也會想,如果他們的孩子去學了,我的孩子沒學,豈不是要落后?我也要給孩子上補習班,而且還要比他們學的更多。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占有優勢,也就是比另一個旅行者拿更多的錢。這樣就陷入了博弈論中旅行者困境的場景,於是我們就成了中國式家長教育下的亡魂。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