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上一篇“用番茄工作法提升工作效率 (一)關於任務清單(含工具代碼分享)”,介紹了我通過C#實現的一個桌面工作任務清單。
該工具通過將“當天”的工作任務分解為工作項,按照緊迫和重要程度,放入不同的列表中實現任務管理。
對於已經完成的工作項,或者本周需要完成的工作項未作說明。
二、簡單原理
大家從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我們知道每節課45分鍾(小學每節課時間可能稍微不同),然后休息10分鍾。
這就是番茄工作法的一個應用。
同樣,我們在工作中也可以采用“工作”、“休息”,“工作”、“休息”......,每工作一定的時間,起來休息然后繼續工作。
在工作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專注,不接受打擾。
工作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30分鍾比較合適(這需要將復雜工作內容,分解為適當規模的工作項);然后休息10分鍾,可以起來運動、喝水、去洗手間等...
三、工具和方法
工具非常簡單,就是“番茄鍾”,可以用手機上的時鍾。
我用的是Win10系統,在搜索框中輸入“鬧鍾”,點擊“鬧鍾和時鍾”即可。
打開后如下圖:
切換到“計時器”,選擇右下角的“+號”,輸入“番茄工作法-工作”,時間修改到30分鍾。
同樣的方法,建立“番茄工作法-休息”,選擇5分鍾。
在我們開始一項工作的時候,點擊開始,時間到了會提示。
在我們起身休息的時候,點擊“番茄工作法-休息”,時間到了就回來繼續工作。
四、可能存在的問題
1. 如果一個工作項未完成,這時該休息,還是繼續工作?
未完成,說明工作項分解的粒度不夠,建議休息。
2. 工作未完成,時間到了,是不是反而打擾了工作,影響了效率?
休息為了更好的工作,長期看會提示效率。
3. 該方法有效嗎?
嘗試一兩次,效果並不明顯。
就像java開發,工具從eclipse轉到idea,開始的時候工作效率反而是下降的。
等到用順手,變成習慣,才會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