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本語言與靜態語言的優劣勢


腳本語言是由一個稱為解釋器的特殊程序來執行,解釋器負責輸入程序文件並執行其所包含的所有指令。通常來講,解釋型程序要比編譯后的程序執行起來慢。這是因為在解釋型程序中,每條源代碼指令在執行時都要重新翻譯一次該源代碼指令。然而在編譯后的程序中,每條源代碼指令只翻譯一次,並且該翻譯結果將永久地記錄到最后的可執行文件中。
那為什么解釋型語言如此受歡迎?其實對於許多日常的編程工作,解釋型程序的執行速度也是足夠的,而且現在硬件(服務器)性能也越來越強,而其真正的優點在於開發解釋型程序要比開發編譯程序簡單而迅速得多。程序開發總是經歷着這樣一個重復的循環-編碼、編譯和測試。隨着程序規模的逐漸擴大,編譯時間也逐漸變長。解釋型程序則省略了編譯這一過程,因此加速了程序的開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