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基礎【第六篇】bug要素及其生命周期


bug的要素

為了讓開發人員更准確、更快的看懂Bug,測試需要按照一定的規范提交bug。

缺陷id:一般由缺陷管理系統自動生成;

缺陷標題:概要描述缺陷;

發現人:一般是缺陷管理系統自動獲取當前用戶;

發現時間:一般是缺陷系統自動獲取當前系統時間;

版本:

缺陷所屬模塊:

是否可重現:

嚴重度:缺陷的嚴重程度;

優先級:缺陷修復的優先級;

缺陷狀態:一般初始狀態為new;

指派給:選擇修改缺陷的開發人員;

Bug復現步驟:描述Bug出現的詳細過程,即:

  1.URL、用戶名、密碼;

  2.操作步驟;

  3.預期結果;

  4.實際結果;

  5. Bug截圖

bug狀態

NEW:所有提交到開發對接的問題狀態為NEW,表示為未處理

OPEN:開發對接人初判為需流轉問題,指定測試人員和開發人員,狀態為OPEN。

REFUSE:開發對接人判斷為不需要流轉至下環節的問題,狀態為REFUSE,並且填寫原因

FIXED:開發人員完成修復,待測試,狀態為FIXED

REOPEN:測似人員針對開發人員的修復結果測試部通過,狀態為REOPEN

CLOSE:測試人員判斷問題為需求或其他問題,需填寫原因;
  非代碼類問題處理完成
  BUG類問題,測試通過

bug管理流程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bug生命周期圖,每個公司的可能不一樣,比如,有歧義的可能指派給需求。

另一個更復雜的流程:Y**項目缺陷管理流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