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地址:西北逍遙-IFC數據模式架構的四個概念層詳解說明
1.架構圖
IFC模型體系結構由四個層次構成,從下到上依次是 資源層(Resource Layer)、核心層(Core Layer)、交互層(Interoperability Layer)、領域層(Domain Layer)。每層中都包含一系列的信息描述模塊,並且遵守一個規則:每個層次只能引用同層次和下層的信息資源,而不能引用上層的資源,當上層資源發生變動時,下層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1.1.資源層
IFC體系架構中的最低層,能為其他層所引用。主要是描述標准中用到的基本信息,不針對具體的行業本身,是無整體結構的分散信息,作為描述基礎應用於整個信息模型。包括材料資源(Material Resource)、幾何限制資源(Geometric Constraint Resource)、成本資源(Costs Resource)等。
1.2.核心層
是IFC體系架構中的第二層,能為交互層與領域層所引用。主要是提供基礎的IFC對象模型結構,描述建築工程信息的整體框架,將資源層信息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來反映現實世界的結構。包括核心(The Kernel)和核心擴展(Core Extensions)兩個層次的泛化。
1.3.交互層
是IFC體系架構中的第三層,主要是為領域層服務。領域層中的模型可以通過該層來達到信息交互的目的。該層主要解決了領域信息交互的問題,並且在這個層次使各個系統的組成元素細化。包括共享空間元素(SharedSpatialElements)、共享建築元素(SharedBuildingElements)、共享管理元素(SharedManagement Elements)、共享設備元素(SharedFacilities Elements)和共享建築服務元素(Shared Bldg Services Elements)等五大類。
1.4.領域層
是IFC體系架構中的最高層。每一個使用或是引用定義在核心和獨立資源層上的類信息的模型都是獨立的。其主要作用時是深入到各個應用領域的內部,形成專題信息,比如暖通領域(HVAC Domain)、工程管理領域(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omain)等,而且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斷進行擴展。
1.5.補充
1) IFC 標准資源層(IFC-Resource Layer):作為整個體系的基本層,IFC 任意層都可引用資源層中的實體。該層主要定義了工程項目的通用信息,這些信息獨立於具體建築,沒有整體結構,是分散的基礎信息。該層核心內容主要包括屬性資源(Property Resource)、表現資源 (Representation Re-source)、結構資源(Structure Resource)。這些實體資源主要用於上層實體資源的定義,以顯示上層實體的屬性。
2) IFC 標准核心層(IFC-Core Layer):該層之中主要定義了產品、過程、控制等相關信息,主要作用是將下層分散的基礎信息組織起來,形成 IFC 模型的基本結構,然后用以描述現實世界中的實物以及抽象的流程。在整個體系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該層提煉定義了適用於整個建築行業的抽象概念,比如 IFCProduct 實體可以描述建築項目的建築場地、建築空間、建築構件等。
3) IFC 標准共享層(IFC-Interoperability Layer):共享層主要是服務於領域層,使各個領域間的信息能夠交互,同時細化系統的組成元素,具體的建築構件如板(IFCSlab)、柱(IFCColumn)、梁(IFCBeam)均在這一層被定義。
4) IFC 標准領域層(IFC-Domain Layer):作為 IFC 體系架構的頂層,該層主要定義了面向各個專業領域的實體類型。這些實體都面向各個專業領域具有特定的概念。比如暖通領域(HVAC Domain)的鍋爐、管道等。
2.參考文獻
IFC2x3參考手冊
國內地址:http://www.bim-times.com/ifc/ifc2x3/index.htm
官方地址:http://www.buildingsmart-tech.org/ifc/IFC2x3/TC1/html/index.htm
國內地址1:http://www.vfkjsd.cn/ifc/ifc4/index.htm
國內地址2:http://www.bim-times.com/ifc/ifc4/index.htm
官方地址:http://www.buildingsmart-tech.org/ifc/IFC4/Add2/html/
所有的類,參數,繼承關系,含義都在兩個標准中定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