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文檔結構說明


工業基礎類為代表的建築信息BIM數據交換和共享在一個建築或設施管理項目各參與者之間的開放規范的建模。IFC是國際openbim標准。
本文件包含的IFC標准的規范。該規范包括的數據架構,表示為一個表達模式規范,並交替作為一個XML架構規范,和參考數據,表示為XML定義的屬性和數量定義。
一個一致的軟件應用程序需要支持一個定義良好的子集的數據模式和引用的數據。的子集,它被稱為一個模型視圖定義MVD。一個特定的模型視圖定義的定義,以支持一個或多個公認的工作流程,在建築施工和設施管理行業。每個工作流標識符合標准的軟件應用程序需要支持的數據交換要求。
buildingSMART國際公布的模型視圖的定義和交換相關的規范要求。對於本規范發布的官方網站,相關的模型視圖的定義和交換的需求,並支持實施協議等材料,例如數據集,開發工具的參考,論壇和發布數據庫和認證程序是http://www.buildingsmart-tech.org
IFC標准包括術語、概念和數據規范的項目,源於在學科、行業和設施管理行業建設行業。術語和概念使用純英文單詞,數據項內的數據項遵循命名慣例。
類型、實體的數據項名稱、規則和功能開始以前綴“IFC”,繼續在CamelCase的命名慣例的英語單詞(沒有下划線,首字母大寫的單詞中);
在一個實體的屬性名稱按照CamelCase公約沒有前綴命名;
屬性集定義,本標准的開始部分以前綴“pset_”繼續在CamelCase命名的英語單詞;
量集定義,本標准的開始部分以前綴“qto_”繼續在CamelCase命名的英語單詞。
IFC數據模式架構定義了四個概念層,每個模式被分配給一個概念層。圖1顯示了架構

圖1 -具有概念層的數據模式結構

從下到上:
Resource layer:資源層-最低層包含包含資源定義的所有單獨的架構,這些定義不包含全局唯一標識符,並且不應獨立使用在更高層中聲明的定義;
Core layer:核心層的下一層包括核心架構和核心擴展架構,包含最通用的實體的定義,在核心層中定義的所有實體,或以上進行一個全局唯一的ID和可選的主人和歷史信息;
Interoperability layer:互操作層的下一層包括含有是針對一般產品的實體定義的模式,過程或資源化跨越幾個學科的應用,這些定義typicly用於域間交換和共享工程信息;
Domain layer:領域層的最高層包括包含有專業的產品實體定義的模式,過程或資源具體到某一學科,這些定義通常用於域內的信息交換和共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