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一個孩子比較安靜,不喜歡跟人交流,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這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所以不喜歡說話,不懂怎么說話。
內向的人往往跟不善於說話聯系在一起。如果你也是個性格內向的人,那你應該會遇到過這樣的經歷:
面對陌生人,你總是找不到話題來支撐自己的聊天,所以只能尷尬地兩眼對望,祈禱無聲勝有聲;
面對陌生人,你總是在說一些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對方也簡單地回答你三言兩語,所以一場對話總是草草結束;
面對大家的調侃,你總是插不上話,所以只能尷尬地看着別人侃大山,做一個忠實的聽眾。
……
內向的人往往傾向於把自己內心的想法、情緒、感受等放在自己的心里,所以他們不會輕易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這導致內向的人容易出現溝通障礙。
有一個朋友小D,他一直是個比較內向的胖子,但他內心一直渴望和別人交流,獲得別人的認可和交到知心的朋友。他也知道要獲得這些,平時必須要多多和別人去交流,多去關心他人,但是,他很煩惱,就是每當他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找不到共同的話題,總是沒說幾句就交流不下去了。每當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他也想去關心別人,安慰別人,但是總是不知道該采取怎樣的方式,說什么樣的話。所以總覺得內心有很多的話想說,卻不知道怎么去說出來。
我相信有很多內向的朋友都會有小D這樣的問題:想說卻不知道怎么說;想聊卻不知道聊什么;想講卻害怕講錯話;想表達卻擔心對方不感興趣。
就這樣,我們一直沒有學會怎么去好好說話,怎么去跟陌生人聊天。所以找到說話的話題,打開跟他人聊天的話匣子,才能真正解決內向的人和陌生人聊天的存在的問題。
從對方熟悉的事物中找話題
假如有一天,你去一個陌生的客戶的公司拜訪他。見到他之后,你可能會擔心你沒有話題跟他說,或者你更擔心的是你說的是不是他感興趣的。這時,你可以從他周圍的事物中尋找話題。這些事物都是客戶熟悉的,所以如果你能夠圍繞他身邊的事物來說的話,他一定會感興趣。
例如,你看到了他牆上掛的照片,你可以問他這張照片的來歷,問他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張照片掛在牆上,對他來說,這張照片是否有什么意義?你看到了茶葉,你可以問問他喜歡喝什么茶?你看到他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問問他這個牌子的筆記本電腦是否好用?是否會卡機?
你也可以從對方的身上,找到聊天的話題。例如你看到對方穿了很有氣質的襯衣,你可以問他襯衣的牌子,問他在哪里買的;你看到對方戴着的手表,你可以告訴他你很喜歡他這款手表,也可以稱贊他戴着很有氣質;你看到對方手上拿着一份報紙,你也可以問問他最近有什么特別的新聞,他對這些新聞有什么看法等等。
從對方熟悉的事物中尋找話題,能夠讓你有話可說,並且能夠保證這些都是他感興趣的。
用你的超級聯想來尋找話題
內容枯竭是談話者最大的問題。對很多內向的人人來說,面對陌生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說了上句不知道下句。這時,“超級聯想法”可以解決你內容枯竭這個問題。
人類的腦子裝下來的信息有無數種,但是如果你不主動去聯想的話,它就很難被調用起來。遇到陌生人,利用“超級聯想”這種方法尋找話題,會非常有用。
例如,首先我們可以問對方是否有喜歡的明星,如果有,是誰?比如對方喜歡的明星是“周傑倫”,那我們就可以圍繞“周傑倫”來進行超級大聯想。

如上圖,通過對“周傑倫”的聯想,我們可以想到他唱的歌曲《青花瓷》,可以想到他的緋聞女友“蔡依林”、御用詞作者“方文山”、他的饒舌唱歌方法、自導自演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以及他喜歡的籃球、鋼琴、魔術,甚至我們還可以想到他的孝順還有曾經給劉德華寫歌被退回來那段歷史等等。
從一個人的身上,我們想到了那么多的話題,每一個話題,都可以作為我們聊天的資本。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去聯想,一定可以做到有話可說。
“超級聯想法”要使用得好,必須遵循三個原則。
(1)不設限原則。我們在聯想的過程中,可以不用受自己思維定勢的限制,想到什么都可以說,只要是不傷害到別人的。
(2)發散聯想原則。我們在想的過程中,一定要讓自己的思維是保持發散而不是收攏的狀態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想到更多的話題。
(3)關聯原則。我們想到的話題,一定是要和主體有一定的關聯的,否則會讓傾聽者有點跳躍的感覺而影響了聊天的質量。
用“超級聯想法”來尋找話題,是你打開思路,做到有話可說最高效的方法。
金字塔構建法尋找話題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的聊天能夠具有深度,而不僅僅是東扯西扯,從這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那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用金字塔構建法來尋找你的話題。

比如,我們知道了對方喜歡關於環境方面的話題,那我們就可以把“環境問題”這個話題談深、談透。首先,我們要想到,環境問題有哪些?當然,環境問題有很多,我這邊只是列舉了3個環境問題的例子:氣候變暖、大氣污染、海洋污染。接下里,我們針對每一個問題,再進行深入地聊天。可以聊這些環境問題的危害。例如,氣候變暖的危害有:會導致海平面上升,導致地球上那些海拔不高的島嶼消失;會導致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如歐洲、美洲、亞洲多個國家陸續出現暴雪、暴雨等極端天氣;會導致全球冰川的消失,哥本哈根現在是受到全球變暖最為嚴重的地方,很多房屋被冰川融化所淹沒等等。
通過“金字塔構建法”,我們可以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可以讓你有話可說的同時,能夠做到邏輯清晰。
關於內向的人和別人聊天的最后一點啰嗦
內向的人總是傾向於通過獨處來獲得能量,他們一般會通過自我反省來把問題想清楚,而不是和一群人共同交流來解決問題。這樣的特質讓內向的人很容易存在溝通交流的障礙。因為溝通交流需要你主動地表達和傾聽,任何一方面做得不好都會讓溝通交流出現不順暢。所以內向的人要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讓別人喜歡和你聊天,你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讓自己熱情一點
“高冷”“讓人難以接近”,這往往是對內向的人的性格描述。當別人覺得你是這樣的人的時候,你們之間就很難進行愉快的聊天。所以,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熱情一點。這不是要求你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而是在聊天之前,要學會給自己加一點“熱量”,例如一個微笑,一個稱贊,積極的傾聽,都是一種熱情的行為。這將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幫助。
第二,不要糾結太多
內向的人喜歡糾結,糾結別人會怎么看你,糾結自己講錯話了別人會不會批評你,糾結在交談的過程中沒有話題冷場怎么辦。其實,你越糾結,這些情況就越會出現。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會做錯事情,不要給自己太高的要求,不要讓自己活得太完美,就算錯了又能怎么樣呢?嘗試讓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堅持下來,你會發現自己愛上了說話。釋放本性,別束縛自己,別給自己加上那些條條框框,這樣你才能活出自己,活出精彩。
第三,讓自己主動一點
溝通的基本要求就是主動。在企業里面,不是主動的求助就是主動地支援,在溝通交流中,只有主動才會產生鏈接。比如有人主動和你聊天,問你一個問題,你回答之后,沒有主動地去問一下對方,或者沒有主動了解對方的欲望,那這個對話可能在一兩句話中級結束了。所以不管你有多內向,試着去多關心別人一點,早上的時候主動打個招呼,吃飯的時候主動打個招呼,這樣才能讓你有更多的溝通機會。
也許外向的人在溝通表達方面會有優勢,但是內向的人只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優勢,再結合思維方面的訓練,我相信一樣可以做到有話可說,把話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