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我的個人博客,閱讀更多文章:陳樹義
我們都知道做事情要長遠考慮,而不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道理,但是許多人還是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很早,但同樣是「許多大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一直到大概一年前,我告訴自己要慢慢培養自己的長遠思考意識。考慮事情的時候要站在1年、3年、5年、甚至10年的角度去思考,去做計划。於是我慢慢地在生活中改變思考習慣,一直到前陣子我突然意識到我習慣了這樣的長遠思考了。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說財務自由,但很多人都沒有付諸行動,覺得太遙不可及了。但我現在算了一下,52.5萬的存款,按照8%的利率,這樣每個月就有3500的利息收入。如果你省吃儉用,那么還是可以實現不工作就能活下去的。這不就是初級的財務自由么。
我大致算了一下,如果按照現在的收入水平(不考慮漲工資),我存夠52.5萬需要4年左右。那時候我已經32歲了。許多人、包括之前的我覺得:竟然要4年啊,那時候我都已經32歲了,那這樣財務自由有什么用呢?!
但我現在覺得如果用4年可以實現這樣的目標,那也是值得的。一旦達到了這個目標,那么后面其他目標會更加順利!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太累了,竟然要4年去做這件事情。但如果你不這么做,那么你之后就會過得更好么?不,如果你現在不做這件事情,那么當你40歲的時候照樣會有所謂的中年危機。
這么一想,現在花4年時間在32歲的時候實現初級財務自由還是不錯的。慢慢地,我接受了用4年時間去實現52.5萬存款的目標。就這樣,我做到了長遠思考。慢慢地,這種做事方式遷移到了其他事情上。很多事情我再也不糾結於一時一刻,而是着眼於長遠的未來,專注於當下。
關於52.5萬的事情,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收入沒那么高。那你其實可以給自己找個小點的目標呀。例如你每個月房租是2000塊,那么你可以定一個「白住計划」——存錢讓利息覆蓋你的租金。按照我的算法:(2000*12)/0.08=30萬
。你只要存夠了30萬就可以白住不花錢了。一年存7.5萬,4年也可以達到目標。如果還是覺得太多了,那么你可以先弄個「白吃計划」——讓利息覆蓋你的三餐,或許只需要15萬就可以了。總而言之,給自己定個有趣的目標,然后努力開干,一步步慢慢走過去。
我們做計划都是按照最悲觀的方式做的,但是收入會漲,我們的計划也會提前,所以生活只會越來越好,后面會越來越輕松。生活就應該是越來越輕松,而不是越來越累。而采用利息過生活,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
長遠思考是一種習慣,讓自己為了目標開始行動,開始付諸於每一天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