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表


在一個程序中,如果輸入輸出比較多,輸入之間和輸出之間相互制約的條件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應用決策表很合適,它可以很清楚地表達它們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

決策表法簡述:

  決策表是把作為條件的所輸入的各種組合值以及對應輸出值都羅列出來而形成的表格。它能夠將復雜的問題按照各種可能的情況全部列舉出來,簡明並可以避免遺漏。因此利用決策表能夠設計除完整的測試用例集合。

決策表通常由以下4部分組成:

  條件樁——列出問題的所有條件

  條件項——針對條件樁給出的條件列出所有可能取值

  動作樁——列出問題規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

  動作項——指出在條件項的各組取值情況下應采取的動作

舉例:

打印機是否能打印出來正確的內容有多個因素影響,包括驅動程序、紙張、墨粉等。(為了簡化問題,不考慮中途斷電、卡紙等因素的影響) 假定:優先警告缺紙,然后警告沒有墨粉,最后警告驅動程序不對。

先考慮等價類怎么做?

決策表

打印機是否能打印出來正確的內容有很多個因素影響,保羅驅動程序、紙張、墨粉等。(為了簡化問題,不考慮種土斷電、卡紙等因素的影響)

假定:優先警告缺紙,然后警告沒有墨粉,最后警告驅動程序不對

  1)列出條件樁和動作樁

    條件樁:a)驅動程序是否正確   b)是否有紙張   c)是否有墨粉

    動作樁:a)打印內容  b)提示驅動程序不對  c)提示沒有紙張  d)提示沒有墨粉

決策表的構造及簡述

1.列出所有的條件樁和動作樁

2.確定規則個數

3.填入條件項

4.填入動作項,得到初始決策表

5.簡化決策表,合並相似規則

對於N個條件的決策表,相應有2^n規則(每個條件分別取真、假值),當n比較大時,決策表很龐大。實際使用決策表時,常常先將它簡化。決策表的簡化以合並相似規則為目標,即若表種有兩條或兩條以上規則具有相同的動作,並且在條件項之間存在極為相似的關系,便可以合並。合並后的條件項用符號“-”表示,說明執行的動作與該條件的取值無關,稱為無關條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