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價類划分
1.概念:等價類划分屬於典型的功能測試方法,根據程序對數據的要求,把程序的輸入域划分成若干個部分,區分出那些是有效的,那些是無效的,每個區域選取典型數據為測試用例。每個區域中的輸入時等價的。
2. a.有效等價類
對程序規格有意義,合理的輸入數據集合,程序接收到有效等價類數據,可以正確執行計算。
b.無效等價類
對程序規格無意義,不合理的輸入數據集合,程序接收到無效等價類數據,不可以正確執行計算。
3.應用場景:只要有數據輸入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從無線多的數據中選取少數代表性的數據進行測試。
邊界值方法
找出邊界值及左右臨界點進行測試用例設計
用例的優化
1.對於不同控件的有效等價類及有效邊界值盡可能的在一條測試用例中測試。
2.在一條用例中,先一次只測試一個控件的無效等價類,無效等價類在開始的時候不能組合,避免屏蔽現象的發生。最后在適當考慮無效等價類的組合。——驗證軟件處理極端數據的能力
等價類划分經驗
1.有效等價類一般可以直接在需求中找到
2.無效等價類a為空;b重復;c數據有范圍要求-超出范圍的;d有字符個數要求;f填寫項的格式,樣式(要求整數,小數,字符)
因果圖判定表
應用場景:界面有多個控件,控件之間有不同的組合,得到不同的結果。如按鈕,復選框,單選框。一般一個控件的的可選項不超過3個。組合最終用例不超過20條比較好。
步驟:找出輸入項,找出輸出項,找出輸入項的關系,找出輸出項的關系,找到輸入與輸出的關系,畫因果圖,得判定表
正交表
應用場景:在一個界面中有多個控件,每個控件有多個取值,控件之間可以相互組合,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為每一種組合編寫一條用例,如何使用最少最優的組合進行測試。——正交排列法
判定表,因果圖也是考慮控件組合,但是組合數量較少(一般不會超過20中)Ln(mk)
n是表的行數,也就是需要測試組合的次數
k是表的列數,表示控件的個數(因數個數)
m是每個控件的取值個數(因數水平)
步驟:列出所有輸入及取值,選取合適的正交表,編寫組合測試用例。
正交表的局限性:現有的正交表的個數有限,要求每個控件的取值個數相等,在實踐中很難遇到。
正交表選擇數據的思想:公平,均勻
a.每個控件都要參與組合,每個控件的取值與參與組合的次數盡量相等。
b.從所有的組合數據中,均勻,零星的挑選作為用例的組合數據。
沒有現成正交表的解決如
A因子有3個水平
B因子有4個水平
C因子有3個水平
D因子有2個水平
控件個數(k):4,要確定每個控件的取值(m)
次冪m的處理方式兩種:a.服從多數選值為3,b.服從最大數選值為4
正交表中沒有,就選擇一個接近的。
A.若選擇4因子3水平,正交表做如下修改
均勻的對每個控件的因子進行補填
B.若選擇4因子4水平,沒有現成的則選擇4因子5水平的正交表做修改,正交表做如下修改
原正交表,標紅的因子沒有,需要用有的均勻補齊
修改后的正交表
場景法
應用場景:
a.界面特點:沒有太多填寫項,主要通過鼠標的點擊,雙擊,拖拽等完成操作
b.把自己當做最終的用戶,在使用該軟件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哪些場景,目的是測試軟件的主要業務流程,主要功能的正確性和主要錯誤處理能力。
核心概念
a.基本流(正確流)模擬用戶正確的操作流程---驗證軟件的業務流程和主要功能
b.備選流(錯誤流)模擬用戶錯誤的操作流程—驗證軟件的異常處理能力
總結:場景法是基於等價類划分的一種測試方法(技術),場景法的應用時基於對軟件業務的深入理解。
測試大綱法
大綱着眼於需求,為了列出各種測試條件,將需求轉化為大綱;在根和每個葉點之間存在唯一路徑,每條路徑定義了一個特定的輸入條件集合,用於定義測試用例。
涉及到多個窗口,每個窗口包含多個動作,找到每個窗口的動作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