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C語言程序設計ll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https://www.cnblogs.com/pengchen511/p/10564067.html) |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 | 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數以及使用指針操作字符串的方法,掌握動態內存分配 |
這個作業在哪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 | 字符串函數以及使用指針操作字符串的方法 |
參考文獻 | (http://c.biancheng.net/view/2031.html) |
基礎作業(函數題)
6-1 函數實現字符串逆序 (15 分)
本題要求實現一個字符串逆序的簡單函數。
函數接口定義:
void f( char *p );
函數f對p指向的字符串進行逆序操作。要求函數f中不能定義任何數組,不能調用任何字符串處理函數。
裁判測試程序樣例: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S 20
void f( char *p );
void ReadString( char *s ); /* 由裁判實現,略去不表 */
int main()
{
char s[MAXS];
ReadString(s);
f(s);
printf("%s\n", s);
return 0;
}
/* 你的代碼將被嵌在這里 */
輸入樣例:
Hello World!
輸出樣例:
!dlroW olleH
1.實驗代碼
void f( char *p ){
int i=0,j;
while(p[i]!='\0') //確定字符串的長度
i++;
j=i-1;
for(i=0;i<=j;i++,j--)
{
char c=p[i]; //逆序輸出
p[i]=p[j];
p[j]=c;
}
return ;
}
2.實驗設計思路:
流程圖:
設計思路:
因為題目已經輸入字符串了,所以我們要先確定字符串的長度
然后用for循環來調換位置 逆序輸出
3.本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錯誤截圖:
解決辦法:我把j=i-1寫到外面了 ,開始是寫在for循環內
注意事項:
1.要求函數f中不能定義任何數組,不能調用任何字符串處理函數
2.結尾不要寫成return 0;
4.運行結果截圖:
6-3 字符串的連接 (15 分)
本題要求實現一個函數,將兩個字符串連接起來。
函數接口定義:
char *str_cat( char *s, char *t );
函數str_cat應將字符串t復制到字符串s的末端,並且返回字符串s的首地址。
裁判測試程序樣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S 10
char *str_cat( char *s, char *t );
int main()
{
char *p;
char str1[MAXS+MAXS] = {'\0'}, str2[MAXS] = {'\0'};
scanf("%s%s", str1, str2);
p = str_cat(str1, str2);
printf("%s\n%s\n", p, str1);
return 0;
}
/* 你的代碼將被嵌在這里 */
輸入樣例:
abc
def
輸出樣例:
abcdef
abcdef
1.實驗代碼:
char *str_cat(char *s, char *t){
int len,i;
len = strlen(s);
for (i = 0; *(t + i) != '\0'; i++) //字符串t\0結尾
{
*(s + i + len) = *(t + i); //字符串t復制到字符串s的末端
}
return s;
}
2.實驗設計思路:
流程圖:
設計思路:
自定義函數,先用strlen得到s的長度,在用for循環把字符串t復制到字符串s的末端
且以字符串t\0為結束條件
3.本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注意一下return s;就可以啦
4.運行結果截圖:
基礎作業(編程題)
7-1 輸出學生成績 (20 分)
本題要求編寫程序,根據輸入學生的成績,統計並輸出學生的平均成績、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建議使用動態內存分配來實現。
輸入格式:
輸入第一行首先給出一個正整數N,表示學生的個數。接下來一行給出N個學生的成績,數字間以空格分隔。
輸出格式:
按照以下格式輸出:
average = 平均成績
max = 最高成績
min = 最低成績
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
輸入樣例:
3
85 90 95
輸出樣例:
average = 90.00
max = 95.00
min = 85.00
1.實驗代碼: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int n,i,*p;
double max,min,average,sum=0; //題目要求保留兩位小數
scanf("%d",&n);
//為數組P動態分配n個整數類型大小的空間
if ((p=(int * )calloc(n,sizeof(int))) == NULL){
printf ("Not able to allocate memory.\n");
exit(1);
}
for (i=0;i<n;i++){
scanf("%d",p+i);
}
for (i=0;i<n;i++){ //累加求和
sum=sum+*(p+i);
}
printf("average = %.2f\n",sum/n);
max=*p; //給最大最小值賦初值
min=*p;
for(i=1;i<n;i++){ //求最大最小值
if( max <*(p+i)){
max = *(p+i);
}
if(min >*(p+i)){
min = *(p+i);
}
}
printf ("max = %.2f\nmin = %.2f",max,min);
free(p); //釋放動態分配的空間
return 0;
}
2.實驗設計思路:
流程圖:
設計思路:
先為數組P動態分配n個整數類型大小的空間,然后輸入數字
再用for循環求和除以N就是平均值,然后用前后比較法比較最大最小值
最后釋放動態分配的空間
3.本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錯誤截圖:
解決辦法:我開始把sum定義成整形,一直顯示答案錯誤,改成double sum;
4.運行結果截圖:
7-4 字符串排序 (20 分)
本題要求編寫程序,讀入5個字符串,按由小到大的順序輸出。
輸入格式:
輸入為由空格分隔的5個非空字符串,每個字符串不包括空格、制表符、換行符等空白字符,長度小於80。
輸出格式:
按照以下格式輸出排序后的結果:
After sorted:
每行一個字符串
輸入樣例:
red yellow blue green white
輸出樣例:
After sorted:
blue
green
red
white
yellow
1.實驗代碼: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int i,j;
char str[5][85],temp[85];
for(i=0;i<5;i++){
scanf("%s",str[i]); //將字符串輸入數組
}
for(i=0;i<4;i++){
for(j=0;j<4-i;j++){
if(strcmp(str[j],str[j+1])>0){ //字符串的比較
strcpy(temp,str[j]); //字符串的復制
strcpy(str[j],str[j+1]);
strcpy(str[j+1],temp);
}
}
}
printf("After sorted:\n");
for(i=0;i<5;i++){
printf("%s\n",str[i]);
}
return 0;
}
2.實驗設計思路:
流程圖:
設計思路:
將字符串輸入數組然后 比較字符串的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順序輸出
最后循環打印輸出
3.本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要注意一下頭文件#include<string.h>,還有定義字符串時候的數組空間
4.運行結果截圖:
第八周預習作業
7-3 計算平均成績 (15 分)
給定N個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學號(由5個數字組成的字符串)、姓名(長度小於10的不包含空白字符的非空字符串)和成績([0,100]區間內的整數),要求計算他們的平均成績,並順序輸出平均線以下的學生名單。
輸入格式:
輸入在一行中給出正整數N(≤10)。隨后N行,每行給出一位學生的信息,格式為“學號 姓名 成績”,中間以空格分隔。
輸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輸出平均成績,保留2位小數。然后按照輸入順序,每行輸出一位平均線以下的學生的姓名和學號,間隔一個空格。
輸入樣例:
5
00001 zhang 70
00002 wang 80
00003 qian 90
10001 li 100
21987 chen 60
輸出樣例:
80.00
zhang 00001
chen 21987
1.實驗代碼: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struct student { //用結構體來構架學生基本信息
char num[10];
char name[10];
double score;
};
int main (void)
{
struct student students[10];
int i,n;
double average = 0;
scanf("%d",&n);
for(i=0;i<n;i++){ //循環打印學生信息
scanf("%s %s %lf",&students[i].num,&students[i].name,&students[i].score);
}
for(i=0;i<n;i++){
average += students[i].score;
}
average = average / n;
printf("%.2f\n",average); //輸出平均值
for(i=0;i<n;i++){
if(students[i].score < average){ //判斷輸出平均線以下的學生
printf("%s %s\n",students[i].name,students[i].num);
}
}
return 0;
}
2.實驗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
先用結構體來構架學生基本信息,然后定義十個數組空間用來存放10個學生
循環打印學生信息,接着輸出平均值 ,最后判斷輸出平均線以下的學生
3.本題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錯誤截圖:
解決辦法:我在Dvc++上面調試好了,查閱了百度有關結構體的知識
4.運行結果截圖:
二、學習進度條
周/日期 | 這周所花的時間 | 代碼行 | 學到的知識點簡介 | 目前比較迷惑的題目 |
---|---|---|---|---|
3/4-3/9 | 6小時 | 89 | 新建文件進行讀寫 | 二位數組子數組的最大值的求和 |
3/10-3/15 | 8小時 | 156 | 二維數組的運用 | 二位數組子數組的最大值的求和 |
3/16-3/22 | 10小時 | 120 | 用二維數組求最大值和鞍點 | 冒泡法排序 |
3/23-3/29 | 6小時 | 56 | 進一步了解一維數組以及字符串的一些簡單用法 | 求二維數組的最大子數組是矩形的 |
3/30-4/5 | 5小時 | 65 | 指針的定義及其運用 | |
4/6-4/12 | 6小時 | 125 | 更深的理解了指針、數組和地址之間的關系 | |
4/13-4/19 | 14小時 | 116 | 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數以及使用指針操作字符串的方法,掌握動態內存分配 | 挑戰作業 |
三、學習感悟:
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數以及使用指針操作字符串的方法,掌握動態內存分配,
也了解了結構體的使用方法,
這次作業感覺挺好的,布置比較合理 而且復習了前面的一些知識點
四:結對編程:
這次的結對編程感覺自己能認真的去和別人互相教學,一起進步
在一些不懂的問題上兩個人之間可以相互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