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多動症
常見的症狀,注意缺陷、活動過多、行為沖動、學習困難、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品行障礙等。
怎么也停不來,猴子似的,在中醫看來,就是一個風象,像風一樣。
所以,我們要探討,這個風是怎么來的?
它來的途徑可以很多,外感內傷都行。
這個風,很多時候,是由熱,生出來的。
那這個熱,又是怎么來的?
陰虛可以生熱,再生風,或者,直接陰虛生風
痰可以生熱,濕可以生熱,痰濕熱可以生風
生氣了,氣會郁,氣郁可以生熱,熱可以生風
外感寒濕,可以產生濕,濕郁久而化熱,熱久又傷陰,陰虛又生風。
所以,我們不能見到多動,就用鎮肝熄風的葯,見風治風,是下乘治法。
一定要追究動風的原因,這個才是關鍵。
只會一層邏輯思考的,走不了幾步。
要會多層邏輯推導,見病知源,才有可能治好這些病。
陰虛可以三甲復脈湯這類
痰可以溫膽湯這類
濕熱可以三仁湯、甘露消毒湯、加減清氣飲、杏仁滑石湯、杏仁湯這些
氣郁可以四逆散、逍遙散這些
外感的方就更多了
✳️再說說自閉症
兒童孤獨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實在地說,現在官方的說法,都是外星人一樣,世界性難題。
講真,05年實習時,就接觸過這類患者,行為很刻板,來就診的路上,花壇上拉過一次屎,每次復診,路過花壇,就還要去蹲一下。
無法對話,叫他像聽不見一樣。
講真,那會兒之后的近十年,我覺得這個病,沒得搞。看到很多被拖垮的家庭,我也很心痛,但是又無能為力。
后來,聽過姚梅齡教授的講座后,我就開始慢慢琢磨去思考這個病了。
這個病的病機,主要是一個“閉”字。
換成中醫的角度看,就是一個“郁”。
被封閉了。
那我們就要探討一下,這個郁是怎么來的了。
一樣,可以是外感,可以是內傷。
先說內傷吧!
前陣子,看過一篇論文,說是懷孕時,吃葉酸,會增加胎兒得自閉症的概率。
️在美國時間2017年5月14日結束的國際自閉症科研大會(IMFAR)上,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公共健康學院的科研小組報道,新生兒母親血液中同時存在高含量的葉酸和維生素B12(VB12)時, 新生兒患自閉症的風險提高了17倍。
這個是爆炸性的新聞了。
天然葉酸廣泛存在於動植物類食品中,尤以酵母、肝及綠葉蔬菜中含量比較多。這個角度看,我有理由可以推測,葉酸以寒濕為主。
而寒濕,久了,就容易郁閉心包,心包受阻,心神出入就有問題,神智的溝通就會出現問題。
這個就是一個內傷,產生的濕閉。在出身之前就給閉了。
語言思想眼神,向內接收、向外表達是否順暢,反映着陽氣(神的部分)的通路是否有阻礙。
濕是最容易閉阻心神的。
所以,一定要把濕的來路找出來,從哪來的。
是不是吃的肥甘厚味瓜果生冷多,還是居住環境太過潮濕陰暗。
另外,就是,是不是用過鎮靜類的葯物,把心神壓進去了。特別很小的時候,發熱,高熱驚厥的時候,用了過多的苦寒葯,形成一道寒牆濕牆,把熱壓進去了。葯,也可以成為葯邪。
自閉症,除了閉之外,還有一個閉之后的郁熱,有躁的一面,會一邊打媽媽又一邊抱着媽媽哭。
熱久了,一樣也會有動風的表現,抽動。
所以治這個病,一方面,要把熱透出來,一方面,要把郁給解開。
邏輯,一定要有次序。
那么治起來,就一樣,要見病知源,要探到源頭,那治起來,就有思路了。
透熱,可以用梔子豉湯、升降散等
養陰,可以百合地黃湯、三甲復脈湯等
安撫,可以甘麥大棗湯、四逆散等
化濕,可以藿香、佩蘭、菖蒲、豆蔻、枇杷葉等
可以很選用的方葯很多,在不同的時期,用不同的方法。
沒有固定方葯。
✳️最后講一個抽動症
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男性多見,大部分患者於4~12歲之間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種共病情況,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
這個病,算治得比較多了。
這個病的病機,跟多動症有點類似。
實話說,這三個病,可以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都有相似的病機,動風。
一樣要探究,這個風從哪里來。
我以前在千聊分析過,最最最常見的,就是吃的甜食類的水果類的多,以濕邪多見,最后濕郁,化熱,熱久了,生的風。
治這個,一定要從痰從濕入手。
抽動,是在痰、濕、熱之后出現的。
而過食滋膩(包括補品,連補鈣都算)是在痰、濕、熱之前出現的。
只要解開了這個結,這個病才可能治好。
今天的都是思路為主,這些病,治起來,療程長,變數多,療效也不穩定,但並不是一定絕對完全沒有希望治愈的。
可是我又不能盲目給家屬以十足的信心,這些病,我都還在研究的路上。我在想着,或許可以結合針灸的方法,一起治療。
總之,不要被病名束縛,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辨證論治,也許就有看到奇跡的一天。
作者:笛苼健康薈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e958a681a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