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常做視頻,但正因為是偶爾用到,所以總是記不牢,特此筆記。
Name 字體名稱?
Fontname 字體名稱(\fn冬青黑體簡體中文 W3)(\fnVogueSans)(例:\N{\fn冬青黑體簡體中文 W3\fs16})
如何查找字體在系統中的名稱:
//←這個才是可以寫到 fontname 欄里的字體名稱。
Fontsize 字體大小
PrimaryColour 主體顏色------顏色格式為AABBGGRR,十六進制,如:&H00FF8844(前綴:&H00 + Hex顏色值)
SecondaryColour 次要顏色------卡拉OK中使用
OutlineColor 邊框顏色------就是SSA的TertiaryColour
BackColour 陰影顏色
Bold 粗體------ 0關閉,1開啟
Italic,Underline,Strikeout相同
Italic 斜體
Underline 下划線
Strikeout 刪除線
ScaleX 橫向縮放------單位是%,默認為100,即正常大小
ScaleY 縱向縮放
Spacing 字間距
Angle 旋轉
BorderStyle 邊框樣式
Outline 邊框寬度------ 設為2較合適
Shadow 陰影距離
Alignment 對齊方式
ASS 代碼:
所有代碼加{}表示,\n,\N,\h除外
所有代碼由\開頭
\n 空格,寬度超出范圍后自動換行
\N 硬回車------ 較常用
\h 硬空格
\b<0/1> 粗體
0關閉,1開啟
\i<0/1> 斜體
\u<0/1> 下划線
\s<0/1> 刪除線
\bord<width> 邊框寬度
\shad<depth> 陰影距離
\fn<font name> 改變字型,例:\N{\fn冬青黑體簡體中文 W3\fs16\c&H00FFFFFF}
\fs<font size> 改變字號
\fsc<x/y><percent> 字符縮放------正常大小為100%
\fsp<pixels> 調整字間距
\fr[<x/y/z>]<degrees> 旋轉
\fr = \frz,和[v4+ Styles]中的Angle效果相同-----旋轉所圍繞的中心由\a或\an決定
\fe<charset> 改變編碼
\c&H<bbggrr> 改變顏色------ 十六進制00-ff,藍綠紅,例:{\c&H00FFFFFF}
\c = \1c
\1c&H<bbggrr> 改變主體顏色
\2c&H<bbggrr> 改變次要顏色
\3c&H<bbggrr> 改變邊框顏色
\4c&H<bbggrr> 改變陰影顏色
\alpha&H<aa> 改變透明度
\alpha是同時改變字幕所有部分的透明度
\1a&H<aa> 改變主體透明度
\2a&H<aa> 改變次要透明度
\3a&H<aa> 改變邊框透明度
\4a&H<aa> 改變陰影透明度
\r[<style>] \r恢復成最初的字體
\r <style>可以改變成其它的字體
\a<alignment> 設置對齊方式
采用SSA的定義
左 中 右
上 5 6 7
中 9 10 11
下 1 2 3
一般正文用\a2,特效用\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