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無恆難以做醫生
岳美中先生雖然處於流離顛沛的年代中,通過不斷的刻苦學習,終成一代名醫。岳老從《衷中參西錄》、《歌頭湯訣》、《葯性賦》一路走到《傷寒論》《金匱要略》,后又學習唐代祛疾利器《千金》、《外台》等書,他的讀書經驗:
一、對中華古典文化的學習,培養讀書的能力和習慣
二、讀書寧澀勿滑,對經典著作每個字句要讀懂掌握,強調對經典著作熟讀甚至必須背誦
三、自學必當知道自己的短處,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應該取長補短
四、勤能補拙恆斯效,儉可養廉貞自清。醫生是司命工,必須刻苦學習,戒玩嬉,忌看小說,非星期不下棋,不彈琴,非應酬不看戲,衣着整潔不求肥甘華麗
他的臨床治療經驗
一、臨證寧拙勿巧。對症狀要做病與症的綜合分析,尋求疾病的本質,不可停留在表面的虛實寒熱,立方譴葯,要講求主次配伍,加減進退,不可用套方套葯取巧應對。
二、幾十年未曾脫離過臨床,學以致用
三、生硬的中西結合,療效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降低
四、人是精神的不是機械的,病是整個的不是局部的
五、經方側重溫補,倘有認證不清,可導致病隨葯變,持平以論,溫、熱、寒、涼,一有所偏,在偏離病症、造成失誤的后果上,是一樣的。臨症治病若先抱成見,難免誤治,只有因人因證因時因地制宜,度長短,選方葯,才能不偏不倚。
六、僅學《傷寒》易涉於粗疏,只學溫熱易涉於輕淡;粗疏常致於僨事,清淡每流於敷衍。
七、治療重病大證,要注重選用經方;治脾胃病,李東垣方較好;治溫熱及小病輕重,葉天士派時方細密可取。
八、方需要能守,打持久戰。如蒲輔周老先生使用小劑量長時間的玉屏風治療習慣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