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氏兩兄弟的爺爺是太保公,父親是執掌朝政二十多年的中堂大人,逝世之后朝廷賜了祭葬,並且謚號文恪。而作者對婁太保和婁中堂兩代人在朝執政時的盛況也只字未提,談及婁氏家族的第三代人時,只有婁氏兄弟的大哥一人在朝為官,為現任“通政司大堂”,只是個清淡衙門。似乎婁氏家族是在走下坡路,但即使到了婁氏兄弟這一代,其家族在故鄉湖州的社會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權勢也是非常顯赫。
幼稚而善良的婁三、婁四公子。如果用一個數字來形容這二位公子的所作所為,那就是2,身為相府公子,手握一副好牌,卻打得稀巴爛,所以這兒咱就分別戲稱他們為“大二”、“小二”吧。倆二因科場失利而對朝廷滿腹怨言,常說“自從永樂(明成祖朱棣)篡位之后,明朝就不成個天下”這種話,並對同樣科場失利且“英雄”所見略同的貢生楊執中產生了欽慕之情,並由此引發了一連串笑話。
倆二是通過一個名叫鄒吉甫的老頭牽線認識楊執中的。老鄒是婁相府的老仆,婁氏兩兄弟的宰相老爹死后歸葬故里,老鄒就在老家負責看守墳山。看墳雖孤寂,但收入卻不低,除了相府每月供給的豐厚錢米外,還有各位縣府老爺們經過墳山時孝敬的銀錢。
老鄒在積累一定家財后就將看墳這個既苦又美的差事轉交給了弟弟,而他自己則另購房屋居住。再后來他守寡的女兒把他、他老伴和他尚未成親的三兒子接到新市鎮一起生活。而此時倆二在探親回家的途中正好經過新市鎮,碰巧被老鄒的兒子認出,於是小鄒就熱情地把倆二接到家中與老鄒相見。
老鄒當然要好酒好飯地招待倆二了,席間開始從米酒淡薄無味說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進而又說到同為新市鎮人的楊執中常說“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樣好的,就為出了個永樂爺,就弄壞了”這種話。
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何老鄒會把酒的好壞和朱棣聯系起來,因為在朱元璋手里過日子時,二斗米做酒能做出二十斤酒娘子(帶糟的甜米酒),朱棣掌江山后,二斗米只做得出十五六斤酒來。
明朝1斤為現在的0.5946千克,二斗米為現在的18.2542千克,因此二十斤酒釀為現在的11.892千克,十五六斤按16斤算的話為現在的9.5136千克。換句話說就是同樣的米,出酒率和酒的度數卻同時降低了,原因就是用於釀酒的米由顧客自己提供,而代釀酒費是固定的,通過在發酵前減少用於發酵的酒曲量、增加涼水量並減少發酵時間能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和時間成本,從而提高利潤。
言歸正傳,倆二覺得楊執中簡直就是知己,很想會會他,可他此刻正在大牢里蹲着呢。那他為啥會去坐牢呢?因為失職。原來他不給店主好好管鹽店,除了出外閑游就是在店里垂簾看書,一切賬目都不料理,結果不出意外地管出了七百多兩銀子的虧空。店主查問他,他還一萬個不服,於是火冒三丈的店主就把他給告了。
這店主也是瞎了眼,本以為找了個為人正氣的可靠之人來總管店里的一切事物,哪知竟找了個不通世事的腐儒。那老楊家中窮得都揭不開鍋了,有這么好一個改善家庭生活的機會卻不懂好好把握,真是讀書讀傻了,也難怪人送外號“老阿呆”。
倆二決定把老楊 “解救”出來,於是給了家奴晉爵七百五十兩銀子,讓他去贖老楊。要不怎么說倆二幼稚而善良呢?贖老楊哪需要花這么多錢?有相府這張王牌在手,還愁縣令不放人?結果晉爵只給了縣衙書辦二十兩銀子就搞定了這事,剩下那七百三十兩銀子就都落入晉爵自個兒的腰包了。至於店主的虧空,縣令自然有辦法湊齊。縣令要想弄錢,打哪兒不能弄出錢來呢?
可笑倆二以為老楊得救后會來感謝他倆,誰知老楊根本不知道是他倆搭救的,只知是個姓晉的保出來的,而且不知晉爵就是相府中人。倆二遲遲等不來老楊,越發覺得老楊是個可敬的高士,於是就去鄉下找,結果老楊出門看人打魚去了,開門的是老楊那又痴又聾的老婆,硬是把“婁公子”聽成了“柳公子”,“大學士”聽成了“大覺寺”。老楊回家后,從他老婆嘴里聽到的就是有兩個住在大覺寺里的姓柳的來找他了。
老楊在腦中搜索一遍,只記得當初抓他去坐牢的差役姓柳,因為怕那姓柳的再來找事,所以就大罵老婆“老不死,老蠢蟲”,責怪老婆讓那倆人改日再來。老婆不服,就和老楊頂嘴,老楊居然把老婆打了幾個嘴巴子,踢了幾腳。用現在的話講,老楊就是個渣男,既不掙錢養家,又對老婆家暴。后來倆二又找上門去,不出意外地還是會不着老楊,因為老楊故意躲出去了嘛。
再后來,經過好一番曲折,倆二終於與老楊見上面了,老楊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相府的座上賓。為了顯示自己慧眼識人,老楊就把權勿用引見給倆二。權勿用諧音“全無用”,是個一點都沒用的廢物,因為欠了鹽店的錢,老楊當鹽店總管那會兒去討過賬,倆人就是這么認識的。
老權也曾讀過書,考了三十多年秀才都沒考中過,既不會種田,又不會做生意,窮困潦倒之際便漸漸開始坑蒙拐騙,口頭禪就是“我和你至交相愛,分甚么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真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老權成了相府的座上賓后又把張鐵臂這個“俠士”引見給倆二。張“俠士”用一個豬頭冒充人頭,騙了倆二足足五百兩銀子,開溜之際還忽悠倆二召集眾“名士”吃飯,看他回來后表演用葯末將人頭化水的奇術,結果當然是倆二和眾人從早上等到晚上也沒等到他回來,卻等到“人頭”發臭了。倆二壯膽讓仆人打開一看,才發現竟是個豬頭。張“俠士”這是在暗罵倆二是豬頭吧!
張鐵臂是個大忽悠,權勿用是個小忽悠,楊執中是個十三點,這些奇葩反倒成了俠客名士,成了倆二的座上賓,只能說倆二識人不明,很傻很天真。不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總有露餡的時候,倆二最終還是認清了這些人的真面目,“閉門整理家務”,還算不得不可救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