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總結,我為什么離開舒適區?


年終總結,我為什么離開舒適區?

  當聖誕夜過去,也意味着這一年即將結束,迎來嶄新的開始,一年時間既短暫,又漫長,當離開人生的舒適區,將迎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如果說一個人的優秀,取決於他天賦,以及他為之付出的額外努力,那么問一問自己,是否真的認真的付出了嗎?

        回顧2018,前大半段時間,為了某大型國企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是卻沒能獲得足夠令人滿意的收獲,總體而言,覺得還是努力的不夠。主要原因依然在於,低估了項目的難度,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許表面上看,似乎能夠把事情妥善的處理,但是卻實際上已經無法真的能夠方方面面考慮周全。當事情壓到身上時,不足以應對所有的挑戰,最終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辦法。制造業信息化項目,作為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也許從表面上看,依然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大市場,或許有很多機會去嘗試新的挑戰,包括制造業與信息化相結合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以及通過物聯網技術與制造業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制造業大數據平台的建設,都是非常主流的概念,但是卻沒有看破迷霧。尤其是參加了岳麓峰會工業互聯網專場之后,反而對這個行業充滿了質疑,看到一群所謂的互聯網業者跨界而來,款款而談所謂的工業app,說得再多也不過是笑談而已。難道工業互聯網,不過是那些互聯網業者們炒作的概念嗎?

       我片面的認為,IT技術時代,本質上來說,依然是靠技術來驅動,也許談不上改變時代,卻至少應該給時代帶來便利。而傳統行業的制造業,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有大量優秀的企業了。根本不是短期的投入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的,更需要一個正規團隊,持續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往往需要至少三年才能看出成效來。這支團隊,分工明確,共同面對未知的挑戰才行。帶頭人固然重要,卻終究只是一個人,唯有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目標,也許才有一線生機。我們團隊也沒辦法招到更多擁有專業制造業的領域專家,只能靠自己去梳理業務,整理知識體系,獨立的設計業務流程、領域模型、乃至核心代碼的編寫,每件事都需要真正用心去思考,這同樣也意味着,個人的錯誤反而容易被無限放大。再看長沙數量眾多的制造業信息化軟件企業,依然停留在溫飽的水平,也許老板們利益豐厚,卻是在小市場獨自過着自己小而美的生活。當然必須承認,也許越是閉塞的行業越有希望賺到溫飽的錢,但是卻也更容易讓人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也許讓你產生舒適區的錯覺而沉溺。

        下半段,選擇了互聯網公司,加入了一家奮斗者為伍的公司,看到大家為了打造更加完善的產品而奮勇拼搏時,也深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遽然想起,2012年,曾經在HT公司技術部開會的時候提到過這一點,卻最終淪為大家的笑柄。這幾年來,其實自己也放棄了奮斗者的格言,成為舒適區里的溫水青蛙。 舒適區,容易讓人放棄目標,迷惑自己。來到互聯網公司,意味着離開了舒適區,也開始了新的發展方向。選擇IT,意味着終生學習。要明白眼前的短暫安逸,不過是迷惑人心的溫床,只有執着的堅持自我,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尤其是軟件開發領域,一定要持續五年以上、勤勞不輟的努力才能真正掌握應對各種環境下的挑戰。也許從傳統開發行業來說,靠某些技術的堆積,可以快速的完成項目,卻不足以讓人真正的掌握技術的內涵。

         技術者最忌諱的,其實是所謂雲程序員。你以為你什么都懂,但是正兒八經的用起來,不過啞彈一枚。因為你只是了解一點點皮毛而已。必須承認,知道皮毛,不過是大道三千,你只是記住了書名而已,其實什么用都沒有。最關鍵的,不是浮於表面,而是深入核心用心的去領悟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掌控自己的知識體系。但是真正的工程師,往往必須真正掌握一種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弱水三千 ,先取一瓢飲。如果廣度太廣,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因此,無論是項目開發也好,產品開發也罷,都應該把時間花在學習技術本源之中。

         回顧職場,實際上已經走在了雲程序員這條錯誤的路上,進入了空談主義的錯誤路線。無論是微服務也好,或者領域驅動也好,都成為擴充知識體系的一部分,固然儲備了技術,卻反而可能形成錯誤的觀點,即,看什么都很簡單,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的。甚至也許反而容易丟掉了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工程師精神。

        工程師精神才是最值得尊重的寶貴財富,再多的空談,也不如一段優秀的代碼,一個精心設計的算法或業務流程,或者一個精心考究的技術方案。

        作為工程師,應該堅持以技術為准繩,時刻以提升產品品質為目標,以提升產品用戶體驗為目標,把用戶的需求放在基本面上,這一點,其實不管是哪種公司都一樣。技術思維,項目思維,產品思維,都是工程師賴以為生的法寶。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厘米。從第5年開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6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4年,竹子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 做人做事都是這樣。不要擔心此刻的付出沒有回報,熬過三厘米,才能一飛沖天。也不要自責時間的逝去,總是難以一次性把事情做對的話,至少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也是一種積累。

       要堅信一點,你此刻的沉淪和沉淀,都會像熏肉一般,一點一點熏進你的靈魂。他們將為你鋪路,或把你埋葬,或讓你登頂。

        自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