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免疫應答及調控


固有免疫

一、

1、細胞

  •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 粒細胞
  • 自然殺傷細胞NK

2、識別和吞噬

模式識別受體 PRR:天然免疫細胞通過模式識別受體能夠識別某些微生物表面的相關分子,並啟動炎症反應以清除病原微生物

病原相關分子模式 PAMP:指某些病原體或其產物共有且在進化上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結構

  • 甘露糖受體 Mannose receptors (mannose)  
  • CD14 (LPS)  清道夫受體 Scavenger receptors (carbohydrates /lipids)  
  • Toll receptors (lipid-protein 、LPS、RNA、DNA)  

 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中性粒細胞趨化到感染部位

 

 NK細胞的殺傷作用

 

 

3、固有免疫分子

  • 補體系統
  • 細胞因子IFN/TNFs 

二、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的關系

 

固有免疫細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和其分泌細胞因子的調節效應可啟動適應性免疫應答,並影響其應答的強度、類型和免疫記憶的形成與維持;適應性免疫應答效應的發揮也必須有固有免疫細胞的協助和參與 

 

適應性免疫

一、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1、抗原識別,呈遞

 

2、活化

Th1活化:  

  • 第一信號 MHC-II-Ag-TCR
  •  第二信號 B7-CD28

Tc(CTL)活化:

  • 第一信號 MHC-I-Ag-TCR
  • 第二信號 B7 - CD28     

3、效應

Th1介導的免疫效應

              細胞因子激活M f,清除抗原

CTL介導的免疫效應

            穿孔素—壞死

            Fas/FasL—凋亡

Th17: 分泌IL-17,IL-22,

       介導炎症反應

Treg: 分泌IL-10, TGF-β,

       抑制免疫應答

 

 二、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1、抗原識別

  • TI-Ag:B細胞
  • TD-Ag: 抗原提呈細胞(APC、B)

              攝取加工提呈TD-Ag.

  

2、細胞活化

T細胞活化:  

           第一信號 MHC-II-Ag-TCR

           第二信號 B7-CD28

B細胞活化: 

           第一信號 BCR-Ag

           第二信號 CD40-CD40L

 

初次免疫由APC參與提呈,再次免疫由B細胞提呈

親和力成熟

 

成熟B細胞遇到抗原后還要通過體細胞超突變進一步改變BCR親和力,直至產生與抗原合適的親和力的B細胞,即親和力成熟。然后進一步發育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3、效應

抗體的免疫效應

  • 直接中和
  • 調理作用
  • 激活補體

 

 

 三、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關聯作用

四、免疫的調節

 

I.基因水平:MHC non-MHC 分子

II.分子水平 Ag, Ab, IC(免疫復合物),補體,激活或抑制受體

III.細胞水平:APC T/BNK

IV.獨特型和抗獨特型

V.整體水平: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