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化


免疫組化
免疫組化,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stry)。

抗體和抗原之間的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免疫組織化學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先將組織或細胞中的某種化學物質提取出來,以此作為抗原或半抗原,通過免疫動物后獲得特異性的抗體,再以此抗體去探測組織或細胞中的同類的抗原物質。由於抗原與抗體的復合物是無色的,因此還必須借助於組織化學的方法將抗原抗體結合的部位顯示出來,以期達到對組織或細胞中的未知抗原進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

 

近年來,隨着免疫組織化學技術的發展和各種特異性抗體的出現,使許多疑難腫瘤得到了明確診斷。在常規腫瘤病理診斷中,5%-10%的病例單靠H.E.染色難以作出明確的形態學診斷。尤其是免疫組化在腫瘤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實用價值受到了普遍的認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腫瘤的鑒別診斷時,准確率可達50%-75%。
免疫組織化學的臨床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⑴惡性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⑵確定轉移性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
⑶對某類腫瘤進行進一步的病理分型;
⑷軟組織腫瘤的治療一般需根據正確的組織學分類,因其種類多、組織形態相像,有時難以區分其組織來源,應用多種標志進行免疫組化研究對軟組織腫瘤的診斷是不可缺少的;
⑸發現微小轉移灶,有助於臨床治療方案的確定,包括手術范圍的確定。
⑹為臨床提供治療方案的選擇。

 

顯然,免疫組化(IHC)結果獲取過程中最關鍵的步驟是使用正確的抗體和抗原特異結合並對信號進行放大,但其實免疫組化(IHC)過程中所有的步驟對於生成出色的圖像結果都十分重要。免疫組化(IHC)染色經常很難獲得最優的結果,但通常可以通過對一些實驗流程的變量(例如樣品制備、抗原修復以及孵育時間等)進行調整實現優化。

 

 

 

 

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又稱免疫細胞化學。它是組織化學的分支,它是用標記的特異性抗體(或抗原)對組織內抗原(或抗體)的分布進行組織和細胞原位檢測技術。


技術分類
(1)根據染色方式分成:① 貼片染色 ② 漂浮染色
(2)根據Ag—Ab結合方式分成:① 直接法 ② 間接法 ③ 多層法
(3)按標記物的性質分成: ① 免疫熒光技術(免疫熒光法) ② 免疫酶技術(酶標抗體法、橋法、PAD 法、 ABC法) ③ 免疫金屬技術(免疫鐵蛋白法、免疫金 染色法、蛋白A金法)

標記物
(1)必要性:組織細胞內Ag—Ab結合反應一般是不可見的,若在鏡下檢測,則必須具有可視性標記物。
(2)常用標記物
① 熒光素:最常用的是異硫一氰酸熒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 熒光顯微鏡下 呈綠色熒光; 四乙基羅達明(rho—damine RB200)——熒光顯微鏡下發橙紅色熒光
② 酶:辣根過氧化物酶、鹼性磷酸酶。
③ 生物素:(Biotin)
④ 鐵蛋白金等:主要應用於免疫電鏡。其他:如同位素(因涉及污染和防護難一般不用)

應用
凡是組織細胞內具有抗原性的物質,如肽類、激素、神經遞質、細胞因子、受體、表面抗原等等均可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顯示,因而目前在基礎與臨床科研中被廣泛應用。最近幾年,分子生物學研究異常活躍,但最終還要歸到形態上來。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對所研究的大分子分子進行定位,進而深入研究其功能。

 

 

REF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D%E7%96%AB%E7%BB%84%E5%8C%96/10004329?fr=aladdin

https://www.thermofisher.cn/cn/zh/home/life-science/cell-analysis/cellular-imaging/ihc.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D%E7%96%AB%E7%BB%84%E5%8C%96%E6%8A%80%E6%9C%AF/7213346?fr=aladdi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