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目前我使用的spark粒子特效庫是2.0
這個庫好像是原來鬼火引擎的一部分,需要從github上找
現在我要將其使用到我自己開發的基於osgearth開的三維地圖引擎中
步驟:
1.編譯spark庫
2.編譯osgspark庫,由王銳寫的源碼,社區或者github上有源碼和粒子
3.將從osgspark生成的粒子node放置到osgearth中(支持絕對位置和相對位置~難點)
4.制作spark的腳本化支持(將每一種獨立的粒子做成xml文件單獨保存)
5.粒子編輯器制作
6.寫文檔(目前就是這步😄)
spark基礎:
我總結的spark的各個方面,為了腳本化:
連接: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7489207.html
我將spark分為幾個方面:
0.system 粒子系統
1.group “一個”完成粒子組,一個粒子其實可以由多個group組成
2.render 渲染器,一個group只有一個
3.emitter 發射器,一個group可以有多個
4.interpolator 插值器,一個group可以有多個
5.modifier 調節器,一個group可以有多個
6.action 事件 ,一個group可以有最多2個事件
下面我們單獨分析每一個模塊:
system+group+render: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9959094.html
emitter: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9957039.html
interpolator: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9994666.html
modifier: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9999766.html
action: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9996500.html
以上就是一個完整的粒子效果組成。
osgEarth與osgSpark的結合:
大體框架:https://www.cnblogs.com/lyggqm/p/6872225.html
spark的所有類:
spark的所有移動節點:很重要,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移動旋轉的!別說不知道這個位置怎么調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