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氣機之"左升右降"


 

  生命現象源於氣機的出入升降運動。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素問·六微旨大論》),升降是氣機主要的運動形式之一,是人體內里氣之間的變化聯系。升降相宜,是維持人體內環境動態平街的保證。

    五臟的氣機以升降為主: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斡旋中焦,為升降之樞紐。

  “上者右行,下者左行”(《素問·五運行大論》),即所謂左升右降:脾氣左升,則肝腎隨之上交;胃氣右降,心肺隨之下降。這是人體氣機升降的總趨勢。

    脾主運化,輸布水谷精微上升;腎為水臟,主藏精,腎上一升,上濟干心,方使心陽不亢;肝屬風木,疏散條達,體陰而用陽,此三臟皆以升為用。

    肺金主肅降,布散精微津液下行,以降為順;心為火臟,主血脈,出神明,其位在上,心火下濟於腎,而使腎水不寒,以降為主;胃主納食,以降為和。

      故在臨床中要順其性而調之,否則會氣機逆亂而致病。《醫方考·醫門》曰:“氣變則物易,氣亂則物病。”

      而臟與腑之間,又是臟主升而腑主降的關系:臟屬陰而腑屬陽,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陰左而升,陽右而降,即左升右降。

      臟與腑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如脾氣運化水谷需要胃氣腐熟功能的支持;膀胱排尿需要腎氣的蒸騰氣化;肝氣的疏通條達有賴於膽氣排泄膽汁配合……在病理上也密切相關,如王孟英《王氏醫案釋注》中肺氣不清,胃氣不降。肺熱壅盛,失於宣降,可導致大腸傳導失職而大便秘結,腸燥便秘可引起胃先和降,胃氣上逆,出現暖氣、惡心等症。六腑以通為用,恢復其實而不滿的狀態,下通則上實自除。

      五臟之中,心腎是氣化升降的根本,脾胃居於中焦,為升降之樞紐,而肝肺具有輔佐升降的作用。


 

      腎是升降的總動力。腎水屬腎,內含坎陽,坎陽發動,則水升火降,坎離交泰,是為在左陰升,右陽降的根源。由於腎陽的溫煦,使脾不致過濕,脾氣得以上升;因腎水的滋涵,使肝木不致太亢,肝木方能舒發。

      即言:肝脾的左升取決於腎陽的調和。肝脾不升往往從腎來治。例如,清陽不升引起的嗎眩暈,臨床上經驗取穴常用左太沖右太溪。滋水涵木,以解除肝木對脾土的過克,使脾氣得升,清陽上達於頭目,眩暈自然減輕或痊愈。而心屬離火,內含心陰。胃喜柔潤,在心陽的溫煦下,使之不致過濕;肺為燥金,心陰滋養,使其不致過燥。燥濕調和,肺胃才能順降。

      脾胃居中,脾氣主升而胃氣主降,相反相成,一升一降共為升降之樞紐。“脾為陰土而升於陽,胃為陽土而降於陰,土位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乎升右乎降,……故中氣旺則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輪轉,中氣收則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運行。”一句話准確而又詳盡的描述出脾胃在氣機升降中的樞紐作用。若脾胃氣機功能失常就會產生頭暈目眩、惡心嘔吐、胃脘墜脹、泄瀉或內臟下垂等病症。

      所謂“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瞋脹”(《素問·陰陽大象論》)。故治療時常先左三里右陽陵,來調理脾胃氣機,氣機復常,升降相宜,疾病乃愈。

      肝木生於左,疏散條達,輔佐脾之升清;肺金降於右,佐胃之降濁。肺主氣,肝藏血,二者一左一右,一氣一血,共佐脾胃之升降功能。


    “人身氣機合乎天地自然,肝從左而升,肺從右而降,升降得宜,則氣機舒展,人身精氣得以輸布流行”―― 葉天士。

      肝肺氣機失常而發病,如《傷寒論·太陽病下篇》中所說的“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期門是肝經的募穴,是脾經、肝經、陰維脈三條經的交會穴,也是十二經的最后一個穴位,是經氣經胸的門戶。刺之刮經之郁滯,降肺氣之上逆,宣通氣血,舒筋緩急,瀉肝之實,使肝氣氣可升,肺氣可降。而在用葯上常用小柴胡湯。

      柴胡辛味主升入肝,黃芩苦味主降入肺經,而根據“左肝右肺”的理記,肝主升於左,肺主降於右,柴胡配黃芩,使機體氣機左升右降,通暢無滯,肝郁得舒,條達復常。

      然氣機的升降運動是一個“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復雜問題。如心推動血液運行於周身,上榮於面供應神明,而心陽又必須下降,溫煦周身;肺主宣發,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較輕的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全身皮毛肌腠,然肺又通過肅降作用,將傳輸至肺的精微中較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到其他臟腑,並將其代謝所產生的濁液下輸至腎和膀胱……其他臟腑亦是如此。可見五臟是共具有升降的特性,所謂主升主降,無非是相對而言。

      升降運動是臟腑的生理特性,也是其功能的體現,與臟腑之氣的盛衰有關系。臟氣偏亢則升降太過,如肝火熾盛,循經上攻頭目,則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臟氣偏衰則升降不及,如脾虛下陷入困境引起的臟器脫垂等。即“亢則害,承乃制”《素問·六微旨大論》。

        總之在腎陽命門之火的發動和心陽君火的照臨下,中土樞軸轉動,肝脾溫升而肺胃涼降,是氣機左升右降的要旨。

                      本文摘自《針道摸象》



作者:付春磊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3919bcfa55c4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並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