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中文編碼
由於Python源代碼也是一個文本文件,所以,當你的源代碼中包含中文的時候,在保存源代碼時,就需要務必指定保存為UTF-8編碼。
當Python解釋器讀取源代碼時,為了讓它按UTF-8編碼讀取,我們通常在文件開頭寫上這兩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釋是為了告訴Linux/OS X系統,這是一個Python可執行程序,Windows系統會忽略這個注釋;
第二行注釋是為了告訴Python解釋器,按照UTF-8編碼讀取源代碼,否則,你在源代碼中寫的中文輸出可能會有亂碼。
申明了UTF-8編碼並不意味着你的.py
文件就是UTF-8編碼的,必須並且要確保文本編輯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編碼
windows下設置:
如果.py
文件本身使用UTF-8編碼,並且也申明了# -*- coding: utf-8 -*-
,打開命令提示符測試就可以正常顯示中文:
linux下vim設置
set fileencodings=utf-8 set termencoding=utf-8 set encoding=utf-8
主要是設置encoding。
程序執行
python是解釋型編程語言,不需要編譯,有兩種運行方式:
1. 和普通腳本文件類似,xxx.py文件加可執行權限后直接./xxx.py運行。
2. python3 xxx.py
同時python3還支持交互編碼方式,可直接輸入python3啟動。
第一個python程序
#!/usr/bin/env python3 # -*- encoding: utf-8 -*- print('Hello world') print('中國心')
執行結果:
~/python$ ./second.py Hello world 中國心 ~/python$ python3 second.py Hello world 中國心
python程序本質是腳本語言,與shell相同,都是順序逐條語句執行,語句執行完成后退出。沒有main函數。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