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堆結構的詳解


一、定義

堆的定義

堆其實就是一棵完全二叉樹(若設二叉樹的深度為h,除第 h 層外,其它各層 (1~h-1) 的結點數都達到最大個數,第 h 層所有的結點都連續集中在最左邊),

定義為:具有n個元素的序列(h1,h2,...hn),當且僅當滿足(hi>=h2i,hi>=h2i+1)或(hi<=h2i,hi<=2i+1) (i=1,2,...,n/2)時稱之為堆

大頂堆

堆頂元素(即第一個元素)為最大項,並且(hi>=h2i,hi>=h2i+1)

小頂堆

堆頂元素為最小項,並且(hi<=h2i,hi<=2i+1)

二、構建堆(大頂堆)

方法

序列對應一個完全二叉樹,從最后一個分支節點(n div 2)開始,到跟(1)為止,一次對每個分支節點進行調整(下沉),以便形成以每個分支節點為根的堆,當最后對樹根節點進行調整后,整個樹就變成一個堆

實例

先給出一個序列:45,36,18,53,72,30,48,93,15,35

要想此序列稱為一個堆,我們按照上述方法,首先從最后一個分支節點(10/2),其值為72開始,一次對每個分支節點53,18,36,45進行調整(下沉)

圖解流程



代碼實現

/*根據樹的性質建堆,樹節點前一半一定是分支節點,即有孩子的,所以我們從這里開始調整出初始堆*/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List<Integer> heap){  
    for (int i = heap.size() / 2; i > 0; i--)    
        adjust(heap,i, heap.size()-1);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調整后的初始堆:");  
      print(heap);  
  }  
/**  
 * 調整堆,使其滿足堆得定義  
 * @param i  
 * @param n  
 */    
public static void adjust(List<Integer> heap,int i, int n) {    
     
    int child;    
    for (; i <= n / 2; ) {    
        child = i * 2;    
        if(child+1<=n&&heap.get(child)<heap.get(child+1))    
            child+=1;/*使child指向值較大的孩子*/    
        if(heap.get(i)< heap.get(child)){    
            swap(heap,i, child);    
            /*交換后,以child為根的子樹不一定滿足堆定義,所以從child處開始調整*/    
            i = child;    
             
        }  else break;  
    }    
}   

//把list中的a,b位置的值互換   
public static void swap(List<Integer> heap, int a, int b) {   
    //臨時存儲child位置的值   
    int temp = (Integer) heap.get(a);   

    //把index的值賦給child的位置   
    heap.set(a, heap.get(b));   

    //把原來的child位置的數值賦值給index位置   
    heap.set(b, temp);   
}   

三、堆排序

堆排序的性能介紹(適合處理數據量大的序列)

由於它在直接選擇排序的基礎上利用了比較結果形成。效率提高很大。它完成排序的總比較次數為O(nlog2n)。

堆排序需要兩個步驟,一個建堆,而是交換重新建堆。比較復雜,所以一般在小規模的序列中不合適,但對於較大的序列,將表現出優越的性能
  

算法描述(建堆,交換重新建堆):

  • 初始時把要排序的數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順序存儲的二叉樹,調整它們的存儲序,使之成為一個 堆,這時堆的根節點的數最大
  • 然后將根節點與堆的最后一個節點交換。然后對前面(n-1)個數重新調整使之成為堆
  • 依此類推,直到只有兩個節點的堆,並對 它們作交換,最后得到有n個節點的有序序列

代碼實現

//對一個最大堆heap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List<Integer> heap) {    
    
   for (int i = heap.size()-1; i > 0; i--) {    
    /*把根節點跟最后一個元素交換位置,調整剩下的n-1個節點,即可排好序*/    
       swap(heap,1, i);    
       adjust(heap,1, i - 1);    
   }    
}

四、堆排序的應用

場景:

如何從100萬個數中找出最大的前100個數

算法分析:

先取出前100個數,維護一個100個數的最小堆,遍歷一遍剩余的元素,在此過程中維護堆就可以了。

  • 取前m個元素(例如m=100),建立一個小頂堆
  • 順序讀取后續元素,直到結束。每次讀取一個元素,如果該元素比堆頂元素小,直接丟棄
    如果大於堆頂元素,則用該元素替換堆頂元素,然后保持最小堆性質。
  • 最后這個堆中的元素就是前最大的100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