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學期《軟件工程》教學總結


2018年春季學期《軟件工程》教學總結

 

1. 教學資源基本信息

  • 理論教學選用教材:張海藩,牟永梅.軟件工程導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第6版
  • 實驗閱讀教材:鄒欣. 現代軟件工程—構建之法[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7年7月第3版.
  • 網絡教學資源
  1. 中國大學MOOC(慕課):江西財經大學 狄國強教授 軟件工程
  2. 構建之法作者鄒欣老師博客:http://www.cnblogs.com/xinz/
  3. 集美大學張敏老師博客:http://www.cnblogs.com/happyzm/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客園軟件工程課程: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uaa/BUAA_SE_2017
  5. 集美大學博客園軟件工程課程:https://edu.cnblogs.com/campus/jmu/SE-Net15
  6. 東北師范大學博客園軟件工程課程: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2016SE_NENU

 2. 教學團隊概況

        由來自四所高校企業單位的教師、高級工程師和研究生組成跨校協作課程教學團隊。

3. 教學方法概述

1)理論課堂教學采用反轉課堂教學法,學生在課前通過軟件工程教學視頻(來源:中國大學MOOC 江西財經大學 狄國強教授講授軟件工程或由任課教師發布)進行理論知識的課前學習,課堂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分互動的場所,利用知識測驗、答疑解惑、實驗項目中知識運用技巧探討等活動,由教師組織並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討論與反思。

2)實驗教學采用項目驅動的混合式教學法,實驗課堂教學由教師結合理論教學進度布置、指導和評價實踐學習任務,依托博客園、github平台,組建西北師范大學軟工課程構建之法教學協作微信群和軟件工程導論學習探究微信群,引入助教團隊在線組織、監控和管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展開課程實踐學習活動,通過師生在線討論探究,精准理解與診斷學生學習需求,並給予學生及時反饋,確保達成實踐教學達成預期的學習效果。

4. 課程教學特色總結

1)  引入企業資深軟件工程師遠程參與指導課程教學活動,給學生帶來最新軟件技術和開發經驗;

2)  教學活動包括線上線下兩類,線上教學具有開放性教學特點,線下教學能促進學生在實踐中提問、探索和主動學習;

3)  在博客園、微信、Github等技術社區平台支撐下,以跨校教學團隊協作方式實施混合式教學活動;

4)  課程教學中“采用評改迭代”的學習性考核方式,引入研究生助教參與作業評閱、學生作業團隊項目管理、教學答疑,通過全員作業評價,以評促學。

5)  分層次模塊化軟件工程實驗作業設計

  • 個人項目
  • 結對項目
  •  團隊項目軟件綜合開發

6)  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定位

  •   “教”為“學”
  •    “師”為“導”
  •    “考”為“改”

5. 周教學內容完成情況

課程教學共計17周,在規定課時內,課程完成周教學內容進度如下表所示:

周次

理論課教學內容

實驗內容

作業

1

第1章 軟件工程概述

實驗一 軟件工程實驗准備

1.通讀構建之法,精讀1-2章

2.提交構建之法閱讀博客

3.在線學習第2章

2

第2章 軟件生命周期與過程模型

實驗二 個人項目

1. 閱讀構建之法3章

2. 提交個人項目報告

3.在線學習第3章(1)

3

第3章 軟件立項與需求分析(1)

實驗三 結對項目(1)

1.閱讀構建之法4章

2.提交結對項目報告(1)

3.在線學習第3章(2)

4

第3章 軟件立項與需求分析(2)

實驗四 結對項目(2)基於軟件原型的用戶需求獲取與建模

1.精讀構建之法第10-11章;

2.提交結對項目報告(2)

3.在線學習第4章(1)

5

第4章  軟件設計(1)

實驗五 團隊項目(1)—軟件研發團隊組建

1.閱讀構建之法5章

2.提交團隊項目報告(1)

3.在線學習第4章(2)

6

第4章  軟件設計(2)

實驗六 團隊項目(2)—項目評審與項目選題報告

1.閱讀構建之法6,9章

2.提交團隊項目開題報告報告(2)

3.在線學習第4章(3)

7

第4章    軟件設計(3)

實驗七 團隊項目(3)—團隊項目的原型設計與開發

1.閱讀構建之法第7,10,11章;

2.提交軟件團隊項目報告(3)

3.在線學習第5章(1)

8-9

第5章  軟件設計的面向對象方法(1)

實驗八 團隊項目(4)—基於原型的團隊項目需求調研與分析

1.讀構建之法8,,12章

2.提交團隊項目報告(4)

3.在線學習第5章(2)

10

第5章  軟件設計的面向對象方法(2)

實驗九 團隊項目(5)—團隊項目需求改進與系統設計

1.讀構建之法9,14章

2.提交團隊項目報告(5)

3.在線學習第5章(3)

11

第5章    軟件設計的面向對象方法(3)

實驗十 團隊項目(6)-團隊項目系統設計改進與詳細設計

1.讀構建之法11章

2.提交團隊項目報告(6)

3.在線學習第5章(4)

12

第5章  軟件設計的面向對象方法(4)

實驗十一 團隊項目(7)-團隊項目設計完善&編碼測試

在線學習第6章(1)

13

校運動會

校運動會

校運動會

14

第6章    軟件實現(1)

實驗十一  團隊項目(7)-團隊項目設計完善&編碼測試

1.閱讀構建之法13章

2.更新團隊項目源碼

3.在線學習第6章(2)

15

第6章    軟件實現(2)

實驗十一 團隊項目(7)-團隊項目設計完善&編碼測試

1.閱讀構建之法14章

2.更新團隊項目源碼

3.提交團隊項目   Alpha沖刺報告

4.在線學習第6章(3)

16

第6章    軟件實現(3)

實驗十二 團隊項目(8)-團隊項目用戶驗收

1.閱讀構建之法15-17章;

2.提交團隊項目評審報告(8)

3.提交團隊項目   Beta沖刺報告

17

課程總結

團隊項目答辯

1.閱讀構建之法16-17章

2.提交團隊項目總結報告

18-19

考試

 

 

20

 

 

提交課程學習個人總結報告

6. 教學成果總結

1)     教學團隊部分

代祖華老師

編制課前學生問卷調查1份,組建課程班級博客1個,發布課程實驗任務書文檔13篇,其他教學文檔3篇,點評學生作業48人次,完成34個學時的理論課堂教學、68個學時的實踐課堂教學,完成課程期末考試A試卷編制,完成73份課程期末試卷批閱。

獲批校級軟件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協作團隊建設項目1項;參加2018-7-9至2018-7-11日構建之法教學師資培訓,發布培訓總結1篇

 

鄒欣老師

點評教師、助教、學生博客81次

 

周筠老師

在軟件工程師生討論群發起開放性討論議題10次,敦促助教工作或發布課程相關博文87次

 

鄭蕊老師

發布實驗作業評分博客 3篇,發布課程作業 1篇,發布課程相關博客 1篇,制定評分標准 4篇,發布助教工作總結文檔 1篇,編制學生作業 1篇(未發布),點評學生作業136人次,學生作業評分?份

指導的三位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

徐進助教

制定實驗作業評分標准4篇,發布助教工作總結文檔1篇,點評學生作業20人次,學生作業評分113份。

開發軟件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協作團隊建設項目申報網站

王玉環助教

制定實驗作業評分標准2篇,發布助教工作總結文檔1篇,點評學生作業17人次,學生作業評分97份。

開發軟件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協作團隊建設項目申報網站

牟巧玲助教

制定實驗作業評分標准2篇,發布助教工作總結文檔1篇,點評學生作業19人次,學生作業評分103份。

開發軟件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協作團隊建設項目申報網站

張光輝助教

 

制定實驗作業評分標准2篇,發布助教工作總結文檔 1篇,發布學生實驗作業匯總博客10篇。

開發軟件工程專業混合式教學協作團隊建設項目申報網站

上表統計數據來源教學團隊成員個人博客:

代祖華老師個人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nwnu-daizh/

鄒欣老師個人博客地址:https://home.cnblogs.com/u/xinz

鄭蕊助教個人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engrui0452/

徐進助教個人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itfuture/

王玉環助教個人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Albertahuan/

牟巧玲助教個人博客地址:https://home.cnblogs.com/u/mql-950424/

張光輝助教個人博客地址:https://home.cnblogs.com/u/1192170380com/

2)學生部分

發布課程作業博文

542篇

完成軟件個人項目

1項

完成軟件結對項目

1項

完成軟件團隊軟件項目開發

12項

領騎衫得主

付恩麗、李金平

優秀個人獎

杜世康、汝春瑞

卓越貢獻獎

周欣  火忻

小黃衫團隊

2個

學生平均編寫代碼行

7775行

學生每周平均作業時間

7.7小時

以上統計數據來源於201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西北師范大學)班級博客: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bsf/2015softwareengineer

 

項目名稱

團隊博客地址

組長

團隊成員

基於Jsoup的大學生考試信息展示系統

http://www.cnblogs.com/lztxh/

李蕾

周甜甜  張天旭 張海鑫

基於安卓系統的web版通訊錄系統

http://www.cnblogs.com/ruanjgc/p/8931338.html

王勝海

妥志福 馬中林 牛瑞鑫 曹瑩雯 董潤園

學術會議管理系統

http://www.cnblogs.com/bingoF6/

被評為最佳團隊,所開發項目被用戶采用

王爽

彭輝 馮曉 吳瓊 馬思遠 郝延婷

基於彈幕評論的實時爬取與大數據分析平台

http://www.cnblogs.com/LWDL/

杜世康

曹瑩雯 李玉瑩 劉丹 王靜雅 尹楠

西小餐

http://www.cnblogs.com/Miracle-House/

汝春瑞

曹陽 傅康 丁煒軒 梁玉龍 趙紅波

Green Cloud

http://www.cnblogs.com/Just-Do-IT666/

被評為最佳團隊,推薦參加2018年第四屆甘肅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選拔賽

張琪 

張永琪 火忻 劉麗 劉瓊 付恩麗

基於Android系統的音樂播放系統

http://www.cnblogs.com/A-Pancers/

龍正圓

楊環宇 龔繼恆 候燕 紀亞星 馬軍

進銷存管理系統

http://www.cnblogs.com/tdlr/

馬宏偉

周欣 馬麒 烏勒扎 杜有海 郝明宇

教室借用系統

http://www.cnblogs.com/tdbk-nwnu/

伊力亞

李國棟 張惠惠 張康 馬蘭 馬娟 阿合買提江

基於安卓的小學課后答案查詢App

https://home.cnblogs.com/u/1385698/

馬美玲

馬玉婷 益西卓嘎

 基於B/S的家教管理系統 

http://www.cnblogs.com/Dare-To-Dream/p/8933427.html

綻玉林

姚慧霞 李金平 嚴龍 張存慧 木冬梅

動態的太陽系模型

http://www.cnblogs.com/cnboke/

馬世芳

馬仲山 張俊逸 馬婧 馬婧 馬紹輝

以上統計數據來源於201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西北師范大學)班級博客:https://edu.cnblogs.com/campus/xbsf/2015softwareengineer

7. 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總結

以下從學生提交課程總結博客(46份)反饋情況總結課程教學目標完成情況。

1)在歷時一學期的學習中,學生所掌握的軟件工程CASE工具、開發方法和建模方法如下:

學生使用軟件開發工具

學生項目實踐中所演練軟件開發方法

學生所使用的軟件建模工具、項目管理工具

原型開發工具:墨刀、mockplus

結對編程

系統流圖、DFD圖、ER圖、狀態轉換圖、流程圖等

建模工具:visio 、processon

快速原型方法

UML建模體系

代碼管理工具:Github

面向過程軟件開發范型

燃盡圖、進度條、PSP表

團隊文檔協同工具:石墨文檔

面向對象軟件開發范型

軟件項目NABCD分析模型

文檔發布平台:博客園

軟件測試方法與技術

團隊成員溝通的漢堡包評價法、

線上問卷平台:問卷星

 

 

團隊協作工具:leangoo

 

 

2)軟件工程能力提升情況總結

      

        采用關鍵詞頻次統計法總結學生課程總結中關於能力提升情況的結果如上圖所述。團隊協作能力、文檔編寫能力與編程能力是學生課程總結中設計能力表述所提及的高頻詞。之所以產生如此教學效果,是采用“構建之法”教學理念實施課程實踐教學帶來的必然結果:通過個人作業、結對作業、團隊作業的分層作業形式,清晰的讓學生體驗到不同作業層次下,軟件工程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尤其是在長達13周的教學時間內,通過以軟件的生命周期作為主線的軟件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設計、實現、維護以及軟件質量保證軟件工程知識的傳授和團隊項目實驗活動,更是讓使學生深度理解與掌握了軟件工程基本原理、開發方法與實現技術,正確理解了軟件開發過程的軟件質量要求和團隊合作軟件開發過程的真實狀況;倡導“做中學”,每完成一項實驗作業都要求學生完成指定要求的博客作業,博客作業的布置以較大的訓練強度提升了學生文檔編寫能力的提升;課程按照軟件工程要求,從實現用戶需求的角度要求學生構造較大規模的軟件程序,並且貫穿課程教學始終,期間經歷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重、學習壓力大的種種吐槽,但當課程結束后,經歷訓練的學生驚喜地發現自己獲得了與程序設計類課程學習不同的編程能力。馬美玲同學有這樣的感慨“在這一學期學習軟件工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於個人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同時深深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計划、有效率的溝通會使團隊少走很多彎路,也體會到沒有實踐,只懂理論知識相當於紙上談兵。還有,想對自己說,努力吧,之后會有更多的代碼等着你去敲。”鄧英蓉同學認為:“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對軟件的開發過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認識到軟件的完成依賴團隊之間的良好合作。在近三個月的時間里,直到期末考試的完成,這門課的學習也結束了。但我知道,這門課對我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3)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與學生建議

       采用關鍵詞頻次統計法匯總課程教學存在問題情況如上圖所述。作業時間太緊是本期課程教學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其次作業量大、課程開設滯后也是與該問題高度相關的問題。匯總造成學生感覺作業時間緊的原因,主要有:本學期課程較多、每門課程的學習任務都較重、考研復習的影響、實驗過多。並認為作業時間不足,會影響到作業的完成質量。本學期課程以周為粒度發布學生作業,大致按照軟件工程生命周期的工作階段分解作業,實際實驗中,軟件工程的每個階段需要耗費的工作時間是有較大差異的,統計學生完成12次周實驗作業花費的平均時間(小時),標准差為1.41小時,這說明課程按周發布作業需要的完成時間是不均衡的。但是本學期教學中,未能充分兼顧各個工作階段作業時間的不均衡特征。鑒於以上客觀原因,本課程將在下一期開設中,適當合並某些實驗,以加大工作量較大作業時間間隔,以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解決作業時間太緊、作業量過大的問題。

         另外,造成學生感覺作業時間太緊的一個相關因素是課程開設學期(大三下)課程過多(有10門課:數據挖掘、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數學、web開發、計算機網絡、嵌入式開發、軟件工程、大學生就業指導),部分學生還需要在繁重的專業學習中抽出時間准備本年度12月份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對於這些課程本身無法抗拒的因素,有較大比重的學生建議軟件工程課程提前到大三上或大二下開設,以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應有的教學效果。

         作業評分問題是本期課程教學中另外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對多助教評分差異和評分結果不合理兩個方面,助教評分差異問題,是課程采用多位助教評分,由於個人理解差異所造成的必然結果,較多同學建議采用多助教評閱取平均分的方式解決問題,但這種評分方式帶來助教評閱工作量加大問題,實際應用中存在障礙,也有同學提到了輪換評分方式,考慮在下一期課程教學中采用這種方式。其次同學生更多第反饋了助教評分對抄襲作業發現不足的問題。本課程采納助教評閱作業是一個重要教學特色,但在實施中存在較多問題,這也是下一步課程改進的一個挑戰。

8. 混合式教學經驗小貼士

        本期課程教學中,采用在班級微信群由周筠老師或鄒欣老師提出開放性討論問題,並點名要求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將見解發表到班群內,然后由任課教師給予回答問題同學以平時成績。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線上教學的優勢,有效解決了課堂提問教學效率低,學生思考不夠深入的困難,同時將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工業界現實情況結合在一起,啟發學生進行深思討論,補充教學計划被忽視的學習內容,值得推廣。本學期在班級群內討論的開發性問題列表如下:

1) 火車票搶票軟件與軟件工程師職業道德的討論

2) 為什么軟件工程教科書上的內容與現實的軟件項目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3) 班級作業互評討論。

4) 軟件設計好了的標准是什么?

5) 如何重用代碼/設計?

6) 軟件項目NABCD分析方法討論。

7) 針對錘子科技創新的看法討論。

8) 軟件項目版權問題的討論。

9) 計算思維、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與軟件工程學習目標關系的討論。

10) 醫生與軟件工程師類比討論。

 

       最后,感謝鼓勵支持我完成此期教學的鄒欣老師、周筠老師、鄭蕊老師,感謝2017級四位研究生同學:徐進、王玉環、牟巧玲、張光輝,他們承擔了本期助教工作,在完成各自繁重學業的同時,還要保質保量完成每周各自負責學生作業評閱。是你們有力無私地支援,才支撐我在2018年春季這個特殊學期,完成極具挑戰的軟件工程教學改革與實踐,問心無愧地幫助同學們達成了軟件工程應有的學習要求。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