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之——桶排序


本篇為本人的第一篇隨筆,為的是分享總結學習經驗

在日后溫故而知新,以便取得些許的進步,也是對學習的總結

 

一、主要思想

  桶排序的大體思路就是先將數組分到有限個桶中,再對每個桶中的數據進行排序,可以說是鴿巢排序的一種歸納結果(對每個桶中數據的排序可以是桶排序的遞歸,或其他算法,在桶中數據較少的時候用插入排序最為理想)。

 

二、算法效率

  對N個數據進行桶排序的時間復雜度分為兩部分:

  1、對每一個數據進行映射函數的計算(映射函數確定了數據將被分到哪個桶),時間復雜度為O(N)。

  2、對桶內數據的排序,時間復雜度為∑ O(Ni*logNi) ,其中Ni 為第i個桶的數據量。

  對於N個待排數據,M個桶,平均每個桶[N/M]個數據的桶排序平均時間復雜度為:O(N)+O(M*(N/M)*log(N/M))=O(N+N*(logN-logM))=O(N+N*logN-N*logM),當N=M時,即極限情況下每個桶只有一個數據時。桶排序的最好效率能夠達到O(N)。

  對於相同數量的數據,桶的數量越多,數據分散得越平均,桶排序的效率越高,可以說,桶排序的效率是空間的犧牲換來的。

 

三、算法分析

 

1、初始化桶

  桶排序中的桶其實是一組指向指針的指針,有點類似於哈希表中的鏈地址法,與之不同的是桶本身也是結構體(圖1是鏈地址法,圖2為初始化后的桶)

(圖一)

(圖二)

  

2、將數據放入相應的桶的同時對該桶排序

  遍歷數據,根據映射函數對數據進行計算,下圖的映射函數為N/10(N是當前數據),確定了桶之后,將數據在桶中采用直接插入法。下圖為對數組a的桶排序。

說明

 (圖中key是桶中數據個數)

  

  以25和23為例,25/10=2,確定25的位置在第二個桶,此時桶2還沒有元素,所以直接插入,23/10=2,確定在第二個桶,此時桶2的key不為0,23<25將23插入25之前,其他的類似。

 

3、按按照桶的順序將元素輸出

  按上圖中的情況,排序后的順序就為:10 23 25 26 30 41 43

 

四、復雜度及應用分析

  桶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線性的O(N+C),其中C=N*(logN-logM)。如果相對於同樣的N,桶數量M越大,其效率越高,最好的時間復雜度達到O(N)。當然桶排序的空間復雜度為O(N+M)。

  在很多情況下N=M,即極限情況下每個桶只有一個數據時。桶排序的最好效率能夠達到O(N)。

 

五、代碼展示(C語言)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key;
    struct node* next;
}KeyNode;
void bucket_sort(int keys[],int size,int bucket_size);
int main()
{
    int a[]={11,11,9,21,14,55,77,99,53,25};
    int size=sizeof(a)/sizeof(a[0]);
    bucket_sort(a,size,10);
    return 0;
}
void bucket_sort(int keys[],int size,int bucket_size)
{
    KeyNode **bucket_table=(KeyNode**)malloc(bucket_size*sizeof(KeyNode*));
    for(int i=0;i<bucket_size;i++){    //初始化桶
        bucket_table[i]=(KeyNode*)malloc(sizeof(KeyNode));
        bucket_table[i]->key=0;
        bucket_table[i]->next=NULL;
    }
    for(int i=0;i<size;i++){
        KeyNode* node=(KeyNode*)malloc(sizeof(KeyNode));
        node->key=keys[i];
        node->next=NULL;
        int index=keys[i]/10;//給數據分類的方法(關系到排序速度,很重要)
        KeyNode *p=bucket_table[index];
        if(p->key==0){
            p->next=node;
            p->key++;
        }            
        else{
            while(p->next!=NULL&&p->next->key<=node->key){//=的時候后來的元素會排在后面
                p=p->next;
            }
            node->next=p->next;
            p->next=node;
            (bucket_table[index]->key)++;
        }
    }
    KeyNode* k=NULL;
    for(int i=0;i<bucket_size;i++){
        for(k=bucket_table[i]->next;k!=NULL;k=k->next){
            printf("%d ",k->key);
        }    
    }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