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明確DFMEA的數量及目標,搭建框架,填寫項目與要求。
1.搭建DFMEA框架步驟
1)明確DFMEA的數量及目標;
2)搭建框架(所有DFMEA的);
3)填寫項目與要求。
2 明確DFMEA的數量及樣式
2.1 數量
QFDII可以引出DFMEA,每一張QFDII對應一個DFMEA。
此前已經多次提到。所以,DFMEA是和QFDII的數量,即產品零部件的數量是一致的。如下圖所示(即QFDII中圖),
DFMEA的數量為11章。
這里記一點,作者的文章是連貫的,而且作者不推薦一個產品只做一章DFMEA。
2.2 樣式
DFMEA樣表詳見FEMA手冊第四冊最新版。
請根據最新的樣式,編制表格。
//網上多有下載,作者的網盤也有分享。
另,FMEA也是與時俱進的,所以表格也要按照時代的要求更新。
第四冊手冊中對表格的更新歷史記錄如下:
●表 A: 基本表(包含最基本的信息)
○預防和探測控制各自獨立分開為一欄
●表 B:項目/功能和要求分開的表
○幫助確定失效模式
●表 C:是表 A 的預防控制欄放在發生率欄左邊
○ 更好的顯示預防控制和發生率級別排序的關聯
●表 D:是表 B 和表 C 的合並
● 表 E:是表 D 把現有探測設計控制(要因和失效模式)獨立出來
○強調與要因相關控制的需要
●表 F:是表 B 把職責和目標完成日期與采取措施和完成日期分開
○允許按日期分類
3.搭建框架(所有DFMEA的)

輸入數字列以便識別 FMEA 文件。這用於文件控制。
輸入需要分析的系統、子系統或零部件的名稱及編號。(見確定范圍部分)
填入負有設計責任的 OEM、組織和部門或小組。適當時,也輸入供方名稱。
填入將使用和/或受所分析設計影響的預期車型年度/項目(如果知道的話)。
填入 FMEA 初次預定完成日期,該日期不應超過計划的量產設計發布的日期。
填入 FMEA 原始稿完成日期,和最新的修改日期。
填入負責開發 DFMEA 小組成員。聯系信息(如:名字、組織、電話號碼和 email)
填入負責編制 DFMEA 工作的工程師姓名、電話和所在公司的名稱。


4.填寫項目與要求
4.1 區分項目,功能,要求(這是重點)
FMEA手冊第四冊否認描述如下
4.1.1 項目(a1)
輸入已經由小組通過框圖、參數圖、示意圖或其它圖識別的項目、接口或零部件。
為了確保可追溯性,使用的術語必須和顧客要求,以及其它設計開發文件和分析相一致。
Item(a1)
Enter the items, interfaces, or parts which have been identified through block diagrams, P-diagrams, schematics and other drawings, and other analysis conducted by the team.
The terminology used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with those used in other design development documents and analysis to ensure traceability.
//結構設計中項目基本為零部件。
4.1.2 功能( a1)
輸入被分析的項目或接口的功能,要求它必須達到顧客要求或小組討論的設計意圖。
如果項目或接口里有多個含有潛在失效模式的功能,則強烈建議將每個功能及其相應的失效模式分開列出。
如果項目和功能分成兩欄,功能就變為a2欄。
Function(a1)
Enter the function(s) of the item(s) or interface(s) being analyzed which are necessary to meet the design intent based on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the team’s discussion.
If the item(s) or interface has more than one function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modes of failur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each of these functions and associated failure mode(s) is listed separately.
Function becomes a2 if Item and Function are split.
//結構設計中,零部件的功能可以簡寫。比如自攻螺釘的功能簡寫緊固就行。寫的具體當然更好。
4.1.3 要求(a2)
可以另外要求添加“ 要求”一欄來進一步細分失效模式分析。輸入每項功能的要求(根據顧客要求或者小組討論得出;另外還可參見第二章:前提條件) 。
如果功能里有多個含有不同的潛在失效模式的要求,則強烈建議將每個要求和功能分開列出。
如果項目和功能分成兩欄a1, a2,要求就變為a3。
Requirements(a2)
An additional column, “Requirements”, may be added to further refine the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mode(s). Enter the requirement(s) for each of the functions being analyzed (based on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the team’s discussion; see also Chapter II, Section: Prerequisites).
If the function has more than one requirement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 modes of failure,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each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s are listed separately.
Requirement becomes a3 if Item and Function are split into separate columns, e.g., a1 and a2.
4.2 作者見解:一定要區分功能和要求。(DFMEA重中之重)
在這里,一定要分清楚功能與要求的區別。作者舉例如下:
項目:某諾基亞手機。
功能: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玩游戲,顏值高耍酷等。
要求(某些人的要求):能當榔頭用。(抱歉,這就是某些客戶買定制選手機的要求,手機當榔頭)
這里的要求(requirements),即為QFDII轉換而成的設計要求(design requirements)。(這里就前后呼應了)
4.4 項目的填寫
4.5 功能的填寫

4.6 要求的填寫
4.7 填寫舉例



4.8 填寫完成
5.DFMEA章節對應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