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篇:2.1)DFMA實施障礙和關鍵


本章目的:了解DFMA實施障礙與關鍵。

 

//后來作者反復思量,恐怕引入DFMA最難的地方,還是性價比的問題。

公司產品不需要這么好的質量,所以我也不需要這些設計方法,我也不需要這么好的結構工程師。這才是本真。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拼命提高產品質量,才會搞這些事情。其他的比如降低量產時間也厚,降低設計成本也好,有點是小頭的胡鬧罷了。

1.實施的障礙

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能夠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但是,由於傳統產品開發思想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實施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面臨着不少的障礙,主要有以下方面。

1.1 輕視產品設計

一些企業輕視產品設計,對產品設計不重視,認為產品設計不重要,不願意在產品設計階段投人時間和精力。時間就是金錢,為了爭取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企業千方百計壓縮產品設計的時間和精力,當然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事倍功半、適得其反。

1.2 錯誤的產品質量觀念

一呰企業認為產品是制造出來的,產品質量就等於制造質量,這是錯誤的產品質量觀念。中國是一個制造大國,中國近20年的髙速發展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制造業的貢獻,於是企業就有了重制造輕設計的想法,他們認為產品質量就等於產品制造,願意斥巨資從國外髙價進口精密的制造儀器和引進制造技術,而不願意在產品設計上投人一分錢。
產品質量並不是制造出來的,而是設計出來的。

1.3 沒有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意識

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在傳統產品開發的基礎上,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注重產品設計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但是這些往往是產品設計工程師們根據以往產品開發的經驗和教訓產生的下意識的做法,並沒有系統性地去考慮產品設計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與真正的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尚有一段距離。

1.4 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需要團隊合作

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需要從根本上拋棄長期使用的傳統產品幵發流程,同時設計部門還需要同制造、裝配、測試等部門進行團隊合作,這必然會遇到很多障礙。
對於產品設計工程師來說,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不但要求產品設計工程師在設計時考慮產品的可造性和可裝配性,還要制造和裝配等部門的工程師針對產品設計從制造和裝配的角度提出意見。人們常誤認為產品設計只是產品設計工程師的事情,制造和裝配部門的同事沒有資格對產品設計指指點點,於是根本不在乎他們的建議。當然,另一方面,產品設計工程師也一定不能對他們的意見言聽計從,不能不假思索地犧牲產品其他要求去滿足他們的要求,而是需要認真地分析這些建議是不是真的對產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等有所改善,需要在各個方面取得平衡。因此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需要團隊合作,實施起來並不容易。

1.5 缺乏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人才

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對產品設計工程師要求高,產品設計工程師既要能夠把各種產品設計要求轉化為產品設計,同時又需要熟悉產品制造和裝配的工藝,對於產品設計工程師來說,這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目前國內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同時企業也往往缺乏耐心去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1.6 制造的錯誤定位

在產品開發產業鏈中,制造常是作為設計的一個供應商出現,於是產品設計工程師理所當然地認為,設計出什么樣的產品,供應商就應當制造什么樣的產品。而且,有些時候供應商明明知道產品設計不合理,制造出來的產品不可能滿足設計要求,但為了得到訂單,往往會一開始就滿口應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產品設計常不考慮制造的需求,但是當產品制造出來后就悔之晚矣。

1.7 "客戶第一”原則的錯誤影響

“客戶第一”原則往往會造成對產品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的忽視。“客戶第一”“客戶至上”,這是很多企業面對客戶時所秉承的原則,把客戶永遠放在第一位,對客戶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應,害怕客戶的絲毫不滿意會導致失去客戶,於是,在面對客戶的要求時,總是想方設法去滿足,而往往會忽略產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但是,“沒有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再好的產品也無法實現”,到頭來客戶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當初的承諾沒有實現,客戶會更加不髙興,這反而會失去客戶;或者,產品具有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但成本較高,企業沒有利潤,這樣的產品開發也沒有意義。如果在開始面對客戶的要求時,不是一口應承,而是結合產品的可制造性和可裝配性,綜合分析,有理有據,縱然客戶的要求不能滿足,但客戶一定會為工程師的專業度所折服,並不會因此而不髙興,這才能實現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雙贏。

 

2.實施的關鍵

為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產品開發成本,企業實施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的關鍵有如下幾個方面。

2.1 轉變思想

產品設計工程師應該改變產品開發以設計為主的想法。產品並不是想怎么設汁就怎么設計,產品設計固然需耍一些創新,但同時也必須遵循產品制造和裝配的規律。產品設計工程師應當從“我們設計,你們制造”轉變為“我們設計,你們制造,設計充分考慮制造的要求”。
而對於企業米說,應當改變企業以往“重制造,輕設計”的思想,加大對產品設計的投入,同時支持企業實施而句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

2.2 建立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團隊

除了產品設計工程師之外,產品開發團隊中還需要包括制造和裝配工程師等。產品制造和裝配的技術紛繁復雜、日新月異,產品設計工程師並不可能都完全掌握,而且也不是這方而的專家。
因此,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必須尋求制造和裝配工程師的幫助,進行團隊合作。在產品的設計階段,盡旱讓他們介入到產品的設計中,並提出見解;同時,如果產品設計工程師在產品設計中遇到制造和裝配的問題,也應該盡量向他們征求意見。

2.3 實施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流程

企業首先應當拋棄傳統產品開發流程,在企業內部推廣使用而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流程。當然,改變產品開發流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怙,涉及多個部門之間的閉隊合作,這需要企業高層的支持。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流程的具體實施則依賴項目工程師的管控。項目工程師應當理解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的內涵,制定合理的產品開發進度(例如,在產品設計階段分配足夠多的時間和人力),組建產品開發團隊參加而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討論,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完善產品的設計。

2.4 進行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培訓

從前面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由於對面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的認識和認知不足,同時缺乏具有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產品設計工程師,盡管很多企業想推廣使用而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前依然在傳統產品開發的漩渦中掙扎,因此,針對產品設計工程師的而向制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培訓必不可少。
另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把產品設計工程師派到設計的后方去(例如,零件注射車間和產品裝配線等),產品設計工師親身參與和體驗產品的制造和裝配過程,那么他一定會體會到,如果產品設計沒冇考慮到制造和裝配的要求,產品制造和裝配將是如何閑難。在日本,產品設計工程師往往只行在工廠工作一段時間充分理解產品的制造和裝配過程之后,才有機會從事產品的設計工作。

//但這里面還有一個薪水的問題,日本車間工人工資可不低。在國內,這個過程已經變成了很多廠內為了省人力成本,打着培訓的旗號而讓工程師去免費或低薪去車間工作。就一個去過車間、跑過工地的苦命作者而言,實在不想再被耍了,相信很多工程師也有同感吧。公司如果要培養工程師,希望拿出華為的氣勢吧。

//而且,現在的結構設計工程師少有沒去過車間和裝配線的。某種意義上這已經是一條有反作用力的建議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