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細胞肺癌中,MET基因的14號外顯子突變和年齡,依賴於癌症階段的CNV,C-MET過表達的關系


背景:c-MET是肝細胞生長因子的酪氨酸激酶受體。MET 14號外顯子編碼部分c-MET的胞內跨膜結構域,包括重要的調節原件,比如酪氨酸1003,一個降解c-MET的相關酶的結合位點。

           擁有MET 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個體,可能出現c-MET活性增強,表達量增強。

目的:擁有MET 14號外顯子及其內含子側翼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能對c-Met抑制劑有應答。本文中探索了擁有MET 14號外顯子突變的患者的臨床特征,病理特征,基因特征。

從NGS數據,蛋白表達,轉錄本表達層面說明擁有met 14外顯子突變的整體特征。

方法:

  NGS:檢測282個癌症相關基因的序列

  原位熒光雜交:CNV檢測

  RT-PCR:轉錄本檢測

  IHC:c-met表達量檢測

結果:

年齡:

帶有met 14號外顯子突變的病人的年齡一般更大,本研究中的中位年齡為72.5,

對比與ALK,ROS1融合,出現在50-60歲,KARS,EGFR,BRAF突變,出現在61-66歲。

CNV:

C-MET的過表達:

本研究中涉及多個癌種,但只在NSCLCs中發現MET 14號外顯子變異,而且病人的中位年齡是72.5。

比起NSCLCs IA ,IIIB期 攜帶met14號外顯子突變的病人和IV期未攜帶MET14號外顯子突變的病人,NSCLCs IV期,攜帶有MET14號外顯子突變的病人中可能也伴隨着MET擴增,和c-met免疫組化表達。

 

具體結果:

1.998名NSCLCs患者的NGS結果,MET exon14突變的占3%,28名患者。而且在132名鱗狀細胞癌,41名小細胞肺癌,20名良性腫瘤,15名神經內分泌癌患者中都未發現MET exon14突變。

2. 28名擁有MET exon14突變的NSLCLs患者的突變位置:

 

3.MET的表達水平

在28名擁有met exon14突變的NSCLCs中只有26名患者有足夠的組織做IHC檢測,並且met的表達水平從高(H Score 300)到低(H Score <50)都有。

對比與早中期有met exon14突變的NSCLCs患者和沒有met exon14突變的晚期NSCLCs患者,擁有met exon14突變的晚期NSCLCs患者(IV)擁有更高的MET表達量。

 

4.轉錄本水平分析

 28位病人中只有24位有足夠的RNA用於做轉錄本分析。

24位中發現23位有exon 14跳躍。28號病人沒有發現exon 14跳躍,但是其在Cbl結合位點處有一個突變Y1003C,而且其沒有發現met擴增,但met表達量很高(H SCORE 300)

在4名未攜帶exon 14突變的control患者中,未發現exon14跳躍。

 

 

 

5.一個患者的治療案例

一名64歲不抽煙的女性患者被診斷為NSCLC IV期。

NGS結果:KRAS,EGFR,BRAF未發現驅動變異。ALK,ROS1未發現融合。
MET 14號外顯子發現c.3028G>A (AF,94%; DP,867)
高水平的MET擴增。
qRT-PCR結果:Exon 14 skipping。
治療方案:250mg crizotinib ,每天兩次,8 周療程。
治療結果:腫瘤明顯變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