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英語學習法
基礎
入門准備
學習周期: 半年
學習強度: 每天至少3小時
適應人群:
有基本的語法概念
有基本的語法基礎→良好的應用→在不斷應用中不斷完善語法→至臻完美的語法,這是一個循環,理論上永無止境。
其他要求:
- 要求做筆記
- 電腦上裝有 Microsoft outlook, word,和 excel 軟件
- 每天至少保持 3 小時的學習時間
- 每周寫至少兩篇英文習作
- 准備好工具書 (格靈思詞霸)
- 美國傳統字典
- 韋氏大學詞典
- 柯林斯詞典
- 朗文詞典
- 牛津雙解(4th)
目標與原理:
“飽和法”將語言學習的本質認定為記憶的達成,即無論是語法規則,抑或是詞匯學習等等,歸根結底是人對目標結構的一種記憶行為。
提高學習效率的法門無外乎有兩點:
- 提高初次記憶的絕對數量
- 降低初次記憶后的遺忘率
__遺忘的最佳方法是在最有效的時間點進行復習 __
解決方案
- 規定每日的閱讀和聽力輸入量,該輸入量依學習者的真實水平而定(彈性設定,后文將詳述)。
- 給出最有效的復習時間點(彈性設定,后文將詳述),保證在每日極限效率的學習模式下,做到極少遺忘。總之,“飽和法”追求對輸入材料吸收的最大化,同時有效阻止初次記憶后的遺忘問題。
“飽和法”對極限效率的定義為:至少 200 個記憶點/天,該值適用於每日 3 到 4 小時左右的學習量。全職學習應達到至少 500 個記憶點/天。
筆記中的單個記憶點內容必須足夠純粹,以保證記憶和提取過程的順暢度。
將單個句子化零為整,作為單個的記憶單位,即一個記憶點進行學習,顯然是效率最高的做法。
飽和法”倡導的是,
學了什么,要煮熟了吃,全部消化干凈,絕不能生吞活剝,那樣你即便讀了幾百本書,又有多少變成了自己的玩意呢?
實踐
-
確定學習材料:
- 聽力:hard news
- 閱讀:嚴肅刊物
閱讀和聽力將貫穿始終,作為主要的輸入形式而存在,配合記憶點策略,達到輸入材料的吸收最大化,同時輔以寫作和說話練習,做到輸入到輸出間的完美銜接。
英語矮子 <4k
閱讀:直接選用英語教材
聽力:沒必要進行任何泛聽練習,一概采取精聽模式。選用材料為,CNN Students News
大路貨 4k-7k
閱讀:選用英語文摘或者英語專業用教材
聽力:大路貨仍然沒有進行任何泛聽練習的必要,一概采取精聽模式。選用材料按照痛苦值選用 CNN Students News 或 VOA standard(要求帶文稿)
偽英語高手 6、7k 到 1 萬左右不等
閱讀:選用 The Economist 或者 TIME,也可二者一並采用
聽力:采用每日泛聽及每周精聽相結合的原則。每日泛聽材料選用 BBC World News 以及 MSNBC 電視台的 Today, NBC Nightly News 等。每周精聽材料選用 MSNBC 的 Meet the Press 及 CBS 電視台的 60 Minutes
英語大神 詞匯量超級大,以萬為基本單位,各個方面均比較牛逼
第二步:以閱讀為核心
- 傳統精讀的精髓是慢工出細活
- 飽和法中的精讀要求速度,比之於傳統精讀法,速度可能會快上十倍甚至幾十倍
- 傳統精讀要求學習者經常復習之前所學習過的課業內容,甚至有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之說
- 飽和法中的精讀對原文內容只要求快速學習一遍,之后便徹底丟掉原文內容,但要求復習精讀過程中形成的筆記
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學習→復習→再復習
飽和法在初次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將目標材料轉換為記憶點,並以筆記的形式保存
- 記憶變得更為簡單(詳見前文有關記憶點的部分);
- 只復習筆記,大大節省了復習時間,並能保證高效率
理論要求
-
窮盡式記憶
記憶和應用
不存在絕對的同義詞
-
窮盡式查詢
對單個生詞的字典查閱,原則上要求至少查閱牛津、朗文、科林斯、韋氏、美國傳統這五本字典(個別時候甚至需要動用牛津大詞典這種大殺器,或者利用 google),並在原則上完全掌握全部字典中的全部釋義(是原則上的,因為個別時候,這並不現實,我們不能太死心眼,記住,一切都是為了效率)
關於記憶內容你需要記憶的東西有兩種:你不會的+你用不出的
-
極簡筆記法
極簡筆記的意義在於,首先將學習材料轉化為筆記,筆記的內容應該做到足夠簡單純粹(記憶點),隨后對筆記進行測驗式復習,這樣一來,只要能保證復習的高效率,一切都將變得更美好
-
詞匯文檔
詞匯文檔中既包含單個的生詞,也包括短語
-
例句文檔
例句文檔則只包括各式例句
純詞匯文檔的內容上限為 200 至 500 個記憶點;例句文檔的內容上限為 200 個記憶點
韋氏→美國傳統→牛津→朗文→科林斯
橫向擴展”,其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所有的派生詞必須一網打盡
第二個方面是,查詢字典過程中所產生的單詞也必須記入筆記
例句文檔除收錄查詢字典過程中產生的經典例句外,還應收入閱讀材料中的“亮點”句子
-
復習方法
- excel以及任務功能
- 整個循環復習機制是針對飽和法所產生的海量記憶點而設計的,所以學習者必須嚴格執行復習機制的各個細節
- 你必須誠實
工作原理
- 正確的復習時間點設置
- 對沒有進入即將淡忘區域的知識點暫不進行復習
- 對難以記憶的頑固性知識點有一套處理辦法
- 容易操作,並能提供清晰的每日復習計划
- 復習機制本身應該是開放的,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對復習機制進行調整,以達到最高的記憶效率
聽說練習
- 在聽說讀寫譯中,你的聽力基本是最弱的一項,或起碼是最弱的之一
- 你的聽力弱,是因為你之前就沒聽過多少英語
- 你沒聽過多少英語,但你卻讀過不少英語,即,你的閱讀能力要稍稍強於你的聽力能力,當然,這個是教育體制給害的,並不怪你
- 根據上一條,能得出這一結論:能聽懂的,你必然看得懂,但反過來就不見得成立,意即,很可能一句話寫在紙上你能夠看懂,但如果以聲音的形式傳到你耳朵里,你卻有可能無法理解
- 所以,如果你看都看不懂,請不要奢望能聽懂
- 所以,聽力訓練應該着重解決的只有一個方面:把該聽懂的聽懂,即,看得懂卻聽不懂的,而不應該過於貪心,妄想着聽懂你看也看不懂的內容,因為這很難實現
- 對於看也看不懂的(包括生詞),一般來說只能通過閱讀解決,隨着閱讀的水平提高,你能看懂的越來越多,那么你聽力的基礎也會越來越好
- 所以,聽力訓練必須和閱讀訓練同步進行,而且在材料的選材方面最好有較高的同一性,閱讀訓練是源泉,而聽力訓練針對的是技巧以及培養耳朵的敏感度
精聽
- 首先將材料播放一遍,其間如遇聽不懂的,也不要快退重新聽,第一遍只求了解材料的整體大意
- 之后播放第二遍,遇到聽不懂的,快退,以快退三遍為限(請使用快捷鍵),仍然聽不懂的,對照文稿,並快退第四遍,重新聽一遍該盲點,如此直至材料播放結束
- 之后播放第三遍,如遇仍然聽不懂的(即便經歷了第二遍的掃雷,也仍然可能存在漏網之魚或者記憶空缺,但肯定很少就是),直接對照文稿,並快退一遍,重新聽一遍該盲點,如此直至材料播放結束
- 精聽時長以原聽力材料小時數為准來計算(而非你的練習時長)。前 30 小時的精聽一概要求復習五遍,復習間隔遵循精讀部分的循環復習機制所要求的時間間隔。第二個 30 小時只要求復習一遍,復習間隔為 1 天,即,在結束某材料精聽練習后的第二天重新聽一遍。復習過程中,如遇聽不懂的地方(極少),可自行隨意快退或對照文稿
- 第一個 30 小時的精聽練習結束並循環復習至第五遍時,要求在第五遍進行復述練習。如果是新聞材料,則復述各個小段的新聞大意,如果是訪談材料,則以主持人或被采訪者每一小段發言為間隔,復述發言大意。復述過程必須使用英文,且要求錄音,每一小段復述結束后結束錄音並回聽錄音內容
- 回聽錄音內容之后,查找並記錄自己復述內容的缺點
- 每次進行復述練習之前,先瀏覽一遍自己記錄下的缺點,提醒自己盡量少犯該類型的錯誤。如某項缺點在之后得到了改善,請更新你的記錄。總之,請記錄你的優缺點,尤其是缺點,也請記錄下你的進步歷程。
- 第二個 30 小時的精聽材料在進入復習環節時,也要求進行同步的復述練習,其步驟如前
- 結束 60 個小時的精聽之后,其后的精聽練習不必再進行復習
重復 + 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