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於程序員的價值,以及如何高效地利用時間,同時划分下勤奮度的等級


    本文不講“時間就是生命”之類的套話,而是會量化地直觀地描述時間對程序員的價值。在高效利用時間的方法方面,也不會講“合理制定計划,然后再執行”之類的對每類人都適用的方法,而會專門講述針對程序員的時間管理方案。

1  對初級Java開發而言,學習能帶來的其實收益不多,但必須得學

    一般而言,本科有1年經驗,可以算得上初級開發,再做個2到3年,一般就能達到高級開發的工作年限要求,但是!

    最終完成升級,不能僅憑工作經驗的積累,還得通過升級認證(即成功通過高級開發的Java面試)。本人一直在做技術面試官,也經常幫助初級程序員升級通過面試。

    根據社會上普遍的實踐經驗,初級程序員估計最少需要150個小時的學習積累,即可掌握高級開發的面試技巧,(Java Core估計30個小時,數據庫估計30個小時,Java Web估計30個小時,優化類估計30個小時,准備簡歷總結面試經驗估計30個小時),這況且還是最低標准,如果總結再充分些,各方面條件也再好些,估計累計准備個200小時,就能直接進到大公司了。這些我倒不是拍腦袋想出來了,根據我的實踐經驗,我整理出一本書,java web輕量級開發面試教程,不少技術面試官和技術講師都能認可這個觀點。

     我找了份工資統計數值,目前(2018年5月),1年java開發(初級水平)工資大概是10k,而完成升級后的高級開發,工資在13到15k左右。

    也就是說,按平均水准,初級程序員用了150個小時學習后,漲的工資哪怕按一年來算,一年能多拿3600,平攤到150小時的學習時間,大約每小時的收益是24元。(看似不多。)

    但話說回來,如果不用這150小時學習,那么該程序員也就一直停留在3年經驗的能力水准上,從上圖來看,初級開發的工作年限的上限是3年,工資上限是12k,哪怕工作了5年以上,如果能力不達標,依然是初級開發,而5年經驗高級開發的工資能將近20k,這一來一去的差距就大了。

2  對高級Java開發而言,學習帶來的收益就不可計量了

     工作經驗滿3年的java高級開發,其實工資差距並不多,一個月的差距估計也就在5k左右,但是!

    5年左右經驗的高級開發,工資差距就有可能拉開了,均價是20k,如果有些程序員特別賣力,學習時間比較長(估計也就200小時),工資能達到30k左右,這樣一年的差距就12w,按此計算,每小時的學習收益是600。

    7年開發經驗的平均工資估計在25k,但如果能升級到架構師(學習時間在300小時左右),工資就能達到至少50k,這樣一年的差距就25w了。每小時的學習收益將近有850。

    這都是按平均水准來算的,如果學習效率再高些,一年學和不學的差距甚至能到35w,這絕不是誇大,在職場中這些案例比比皆是。

 

 

3  高級Java開發升級到架構師的學習明細賬

     剛才我們提到了高級開發升級所需要的具體時間,這里我們列個明細賬。

    1 用大約10小時的時間,了解架構師所需要的技術點,以及常規的學習路線。

    2 用50個小時的時間,學習Spring Cloud各組件,因為這是個微服務架構,通過學習這部分的內容,能感性地認識架構師要干的活,比如負載均衡,容錯保護等。

    3 用大概40到50小時,了解基於Dubbo或其它架構的框架實現,比如怎么實現模塊間通訊,如何實現秒殺系統。

    4 最后再用50小時,了解一個真實的案例(如果找不到就看書,或者干脆上網上買),吃透了,就可以准備面試了。

    5 隨后就不斷面試,在面試后花時間不斷總結和提升。

 

4  時間價值方面的總結&舉例說明(不是結尾)

       學習能帶來收益,這點毋庸置疑,但大家在計算時,應當同時把“不學習造成的損失”考慮在內。

       比如某程序員工作4年,但不上心,能力始終停留在初級開發階段,工資是1.3w,看似達到初級開發的高點了,但別人4年經驗的,或許已經升級到高級開發了,工資能到16k了,一來一去的損失就是3k了,更何況,這位程序員同時還失去了進一步升級的基礎,如果停留在初級階段,工資升級到2w以及以上的可能性基本沒有,這同樣是損失。

    

    這里,再根據我切身體會和我看到的情況,說下合理利用時間能帶來的收益。

     1 java web輕量級開發面試教程 這本書,寫了6個月,大概用時360小時,賬面收益1.5w,間接收益(比如名氣、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及能進一步幫我提升能力)不可限量。

     2 我目前在寫spring cloud的書,估計也是用時360小時,但能幫我夯實架構師的基礎。

     3 在博客園里,寫一篇能進48小時排行榜的文章,估計需要1個小時,如果要寫篇能上推薦榜的,估計得3個小時,時間用上去了,能提升知名度。

     4 我見過一個java培訓師,從0基礎(上講台磕磕巴巴)到資深(被別人搶着要),他也就最多也就100小時練習講課技巧和歸納講課內容。

     5 再啰嗦一下,我見過大量初級開發,也就用3個月時間學習(有效學習時間150小時左右),然后面試進更好的公司。

     6 高級開發層面,哪怕技術沒提升,也就用50到100個小時看面試技巧和不斷面試總結,大多都能成功跳槽,工資至少提升20%。

 

5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學習(早起篇)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絕不是白說,大家一定有切身體會,同樣是學習,晚上10點到11點和早上7點到8點的學習效率絕不相同。那我們能早起嗎?絕對能,只不過現在不肯了。

    早上6點半,學生們(祖國的花朵)大多起床了,開始洗漱,准備上學。此時程序員們估計大多還在夢見周公。

    早上7點到8點,路上見到的大多是背着書包上學的孩子們,而此時,估計程序員的鬧鍾開始響第一次了。(估計不少會被直接忽視)

     早上8點到8點半,學生們都已經開始上課了,而程序員可能就不得不起來了,然后早飯也來不及吃,直接往公司趕。

     早上8點半到9點,一些老油子,不對,是老法師,開始出門了,這些人可以10點前到公司。

     這樣一算,早上哪有學習時間?好的劇本應該是這樣:6點到6點半起床,7點洗漱完畢吃好早飯,用半小時到1小時學習,8點出門,這樣身體也好,學習效率也高。其實我們讀書時也都這樣過來的。

     怎么做到這點:

     1 晚上盡量10點半前睡覺,如果可以10點最好。

     2 如果確實有必要,比如公司開會要加班,那沒辦法,如果可以,免去些看連續劇和刷手機的時間,當然不是不放松,而是不能沉迷。

     3 睡前如何放松,有專門的文章,這就不說了。

     4 關鍵是毅力,如果沒,就想下做到的好處(能漲工資)和做不到的壞處(錢會少)。

 

6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學習(利用碎片時間)

    我們每天都會用足量的時間刷手機,我也會。

    現在我會每天帶本書,地鐵上,工作之余看會。   

    總結下來比較好的經驗是,路上以及上班閑暇,看書,同時摘錄要點,晚上到家后,用1個小時運行代碼,如果可以,邊接本書,邊學邊寫,這樣學習也就有出版社賣單了。

     

7  利用周末,更為高效的學習,同時可以變現學習的收益

     我們沒有必要用頭懸梁的學習方法,但得好好利用周末。

    周末可以放松,也可以偶爾開啟混吃等死模式,比如10點起來,看個新聞,吃午飯了,睡個午覺,玩游戲,到晚上了,再出門逛一圈,又睡覺。但不能長久。

     我們周末可以這樣安排:

     1 看各大招聘網站,看下我的升級目標,同時看下這些職位的具體要求。 

     2 對此找些學習資料,指定學習規划,或者可以看些視頻資料。

     3 周末的時間比平時晚上要多很多,所以可以到網上下個項目來學。

     當達到一定水准后,就可以利用周末時間找點活干掙點外快。比如出去講課,到各網站上接點活,或者干脆接本書來寫或者翻譯。

 

8  總結  

    本文提到的合理利用時間,有個前提是勤奮:在這基礎上,才肯花時間學習,才能進一步談“合理利用”。換句話說,不少程序員不是不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也不是不知道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而是不肯,說穿了就是不勤奮。雖說世艱不拆,但畢竟良葯苦口。

 

    如果說頭懸梁錐刺股的勤奮度是100分,而不工作啃老算0分,下面列些各種勤奮度的標准。

   1 還能找工作養活自己,哪怕是工作中一直得過且過,敷衍工作,不及格,但能給到50分。

   2 能在工作中,主觀上想把事情干好,比如積極防治空指針,但工作之余不積極學習,能給到60分。這種人的公司水平會遠低於行業標准。

   3 工作之余能學習,有一定的上進心,能給到60到70分。這些人一般能完成准時升級,比如3年后能升級到高級開發,6年后能升到架構師。這些人的工資會和平均標准差不多,但不會高多少。

    4 平時積極學習,能力優於行業平均,能給到70到80分,比如某人3年后,不僅能達到高級開發,而且還能進大公司,或者雖然只有3年經驗,但能力看上去有5年。

    5 不僅能積極學習,而且能通過不斷總結和實踐,學習很有成效,在某一領域成為技術大牛,比如能在6年左右就能玩轉高並發架構或大數據架構,這些人的勤奮程度能達到80到90分,這些人的工資估計能是平均工資的n倍(n至少是3)。

    6 至於90分以上,這些本人沒機會膜拜,想象下,如果在國內高考,達到這種勤奮度的人能考上清華吧。

    按此標准,本人的勤奮度估計是75分,和大牛相比,依然有差距。

    大家也可以參照下自己的分數,還可以進一步采取措施提升勤奮度。

    其實,本文提到的勤奮,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都是虛的,真正做到了收益的是自己,本人寫這篇文章的動機也是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如果還能讓勤奮的讀者進一步提升勤奮度,那么也算額外的收獲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