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或能力KPI,終將殊途同歸。產品經理的核心競爭力也將漸漸明晰固化,我們也能在學習進步中找到規律化的方法去穩步提升自己。
最近在問答上看了很多想轉產品崗位的疑問。包括有很多觀點指出,產品經理的能力偏軟實力,難以量化,其實不然。在此嘗試用模板化分析的方式來為大家提供一些形象化的思路。
一、產品經理的模板構想
首先,我們先簡單量化假設一下產品經理的能力,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核心能力維度。
其中能力維度包括:
- 工具使用:辦公工具的使用比如AXURE、OFFICE、雲筆記、PS等,決定辦公效率。
- 系統熟練:對后端數據及前端設計規范的了解程度,決定驗收能力和設計合理度。
- 溝通表達:對開發跟進及資源爭取方面的推進力,決定開發推進及團隊默契。
- 業務邏輯:對商業變現模式及市場的了解程度,決定需求的合理度和優先級界定。
- 個人特性:因人而異,比如強包容力、強親和力、強掌控欲,都會對整體的能力的發揮有一定影響。
舉一個產品從0到1過程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我們要做一個生鮮電商行業的軟件,前端包括進銷存,后端包括后台的單據流轉及處理。(項目)【業務邏輯】
首先我們拿到這個點子之后,要評估整體市場環境及盤子的大小,有多大前景。(市場)【業務邏輯】
然后針對這個市場狀況,我們從哪個點切入?是主打操作便捷性?還是高自動化?(優先級)【業務邏輯】
拿到這個方案之后,公司可以給我們這個項目多少預算和配置?(資源爭取)【溝通表達】
開發開始后,如何進行一線的需求分析、文檔設計、開發跟進、驗收上線?(實戰)【工具使用】【溝通表達】
通過這個例子不難看出,
- 業務邏輯在整體產品線的初期核心部分占了很大比重,也是我們的核心能力。
- 工具使用能力是處在一個錦上添花的位置,貫穿於工作始終,影響着工作效率。
- 系統熟練是需要積累和熟悉的能力,門檻不高。
- 溝通表達同樣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但是上限在於個人魅力和性格特性。
- 個人特性也可以稱之為個人素質,包括雙商、包容力等,天賦類能力。
比如系統熟練度,在進行數據庫相關工作時,可能會對數據表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計,如果不善於總結或熟練度不夠,則會造成設計思路偏頗或冗余字段過多,甚至系統負荷較大的后果。需要在所從事的產品領域深挖下去,這也是產品經理經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溝通表達,比較基本的有兩點,一個是保持專業,一個是學會理解。
保持專業是指:能夠在溝通摩擦時掌控個人負面情緒,並且在與個人安排沖突時以平和心態工作。
學會理解是指:能夠傾聽並理解意見上的沖突,並抓住沖突的核心點,並針對核心點提出方案。
做到這兩點后,就要提升會議演講能力,以及團隊會議時的推進力,能夠在控制不在非核心話題上耽誤時間,也能迅速抓住關鍵矛盾擊破問題,並准確表達描述。
二、能力模板的簡單量化
這里以一個人總分500分,及格水平300分為初始總分,每項最高100分,最低20分為例。
初始總分可以稱之為天賦,具體的后天發展需要團隊和領導者去幫助並把控。
技術型
這里以一個3年后端程序轉產品為例。我們稱之為技術型產品經理。可參考張小龍、扎克伯格等。
假設:
- 工具使用和系統熟練上相對為100分。
- 溝通表達及格水平60分。
- 業務邏輯短板稍弱20分。
- 個人特性中規中矩20分。
業務型
對於一個互聯網創業合伙人為例。稱之為業務型產品經理。可參考羅永浩等。
假設:
多年從事市場類別工作
- 工具使用為40分,系統熟練為40分。
- 溝通表達為100分。
- 業務邏輯為100分。
- 個人特性為20分。
潛力型
再舉一個素質優秀但沒有經驗的產品經理。稱之為潛力型產品經理。可參考一般優秀應屆生。
假設:
- 工具使用經過練習60分,系統熟練具有悟性40分。
- 個人特性100分。
- 溝通表達80分。
- 業務邏輯僅限於理解20分。
一般來說:
- ‘頭重腳輕’即缺乏溝通表達和業務邏輯理解,這種產品經理需要深入業務,多面對挑戰。
- ‘頭輕腳重’即動手能力差,這種產品經理身居高位可能是大牛,但是在一線也許會給人只動嘴不動手的印象。
技術型產品經理適合進行研發跟進及BUG驗收方面的工作,可以和開發做到心靈相通,但是在業務方面要培養感覺,推薦跟運營部門學習一段時間后再接手研發。
業務型產品經理適合進行需求分析、產品規划等工作,推薦多和程序及美術溝通交流,甚至了解一些基本的設計及代碼規范,可以讓你的方案更現實。
潛力型當然需要培養,而且一定要注意培養的規划和參與時機,否則可能一個好好的苗子就被變成了一個文件秘書。
三、模板分析能力提升方向
根據從事的工作內容方面又可以分為四大類:
- 需求端工作:需求市場調研、用戶畫像等,可以增長業務邏輯水平。
- 研發端工作:需求文檔制作、開發跟進等,可以增長系統熟練水平,並對溝通表達水平有一定鍛煉。
- 運營端工作:包括BUG處理、活動策划等,可以增長各項能力。
- 項目端工作:比如上下級溝通、成果匯報、資源爭取,可以增長溝通表達水平。
但是不同天賦能力的產品經理可能在從事這四類工作的途中遇到不同的問題,交出不同程度的成果。
比如一個技術型的產品經理做需求研發或項目溝通可能會略顯生疏,雖說可以獲得鍛煉,但是在項目的關鍵階段來看,可能會是一種人力資源的浪費,所以有時候要注意培養和發揮的側重。
處在職業規划發展迷茫期的各位不妨參照上文,給自己做一個能力矩陣,看一下長短板,因地制宜。
四、模板分析對於招聘和培養的指導意義
首先要構建一下招聘目標的模板。
比如缺乏初級助理型產品經理時:
- 若趕進度第一,可以從研發部門發展一名技術型做開發跟進。
- 若做大型系統開發,可招募潛力型做培養人才儲備。
- 若項目初期試點階段,建議招募市場型跑通流程,多做匯報。
可以在招聘時設置相關問題,側重展示相關能力,比如:
- 請用AXURE做一個滑動刷新的交互效果。
- 商品詳情頁面與購物車頁面的關鍵字段分別是什么?
- 請就半年內發生的互聯網大事件做一則三分鍾的觀點闡述。
然后根據答案的回答完整程度來進行評分。
評分后可以做出雷達圖,跟標准或預期模板比對能力相似性,來進行進一步的面試或定崗定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