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醬油“氨基酸態氮”是多少?醬油的選擇


都說選購醬油需看清“氨基酸態氮”含量?到底如何區分呢?日常生活中我們選購醬油時還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http://pimg.39.net/PictureLib/A/CT1500016770/CT1500016777/2012-07-20/201207201430537707.jpg

http://pimg.39.net/PictureLib/A/CT1500016770/CT1500016777/2012-07-20/201207201430536301.jpg

  一、什么是“氨基酸態氮”?

  氨基酸態氮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醬油中氨基酸態氮最低含量不得小於0.4g/100ml。

  二、根據“氨基酸態氮”含量,醬油可以分為哪些等級?怎樣通過醬油的“氨基酸態氮”指標識別醬油的品質?

  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等級,其氨基酸態氮含量分別為≥0.8、≥0.7、≥0.55、≥0.4g/100ml。“氨基酸態氮”指標越高,說明醬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鮮味越好。

  三、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購買醬油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1.要有QS認證標識;

  2.按等級購買:同一品牌相比“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越高鮮味越好;

  3.優先購買“純釀造”。例如有“傳統工藝”、“精心釀造”、“純釀造”、“配制”等字眼;

  4.看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劑越少越好;

  5.按烹調需要:上色選“老抽”,涼拌選“生抽”;

  6.產品標准分“低鹽固態”與“高鹽稀態”,雖與醬油咸淡無關,但前者的顏色比后者要深,后者的醬香比前者相對濃郁。消費者可以根據這兩者的特性進行選購。

 

現在超市的醬油品種繁雜,除了生抽、老抽,還有諸如海鮮醬油、增鮮醬油、菌菇醬油、兒童醬油等等,價格也比普通醬油相差好幾倍。這些貴醬油有沒有貴的道理呢?
菌菇醬油、海鮮醬油
>> 實情:多添加了一些食品添加劑

 

大部分海鮮醬油里壓根沒有海鮮,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干貝成分,醬油中真正起到提鮮調味作用的是琥珀酸二鈉等食品添加劑。
菌菇醬油的主要成分還是普通醬油中的谷氨酸鈉(味精主要成分)、5’-肌苷酸二鈉、5’-鳥苷酸二鈉等,只不過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等。
總之,各種口味的醬油層出不窮,但其本質都沒有改變,只不過添加了更多的鮮味物質。購買醬油時,不要被各種絢麗的名稱蒙蔽了雙眼。買“原味”的、等級高的醬油就行,烹飪時要少量使用。

 

兒童醬油
>> 實情:純粹是廣告噱頭
現在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開發出了兒童醬油,貼上“兒童”標簽的價格飈升是普通醬油的2.5倍。
一些消費者認為兒童醬油是低鈉調料,實際上,超市中兒童醬油產品鈉含量並不低,譬如某款兒童醬油,8毫升中就有544毫克鈉,約是1.36克鹽(1克鹽≈400毫克鈉)。
一句話總結:醬油別迷信那些花里胡哨的,買最普通的就行!
那么,如何買到一瓶好醬油呢?記住!一定要看清瓶身這三個地方。

 

看“氨基酸態氮”的指標
首先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態氮”的指標!醬油好壞(營養和質量)主要就取決於這項指標了。
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品質越高,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合格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
特級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
看是“釀造”還是“配制”
按照國家標准規定,所有醬油產品,都會在包裝上注明是釀造醬油還是配制醬油。這兩種醬油可是天差地別的:

配制醬油:配制醬油分兩種。一種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種叫“氨基酸液”的)調制成,如果加工技術不好,水解蛋白過程中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另一種,則是混入一些釀造醬油原汁,經過調制而成。
釀造醬油 PK 配制醬油,絕對是釀造醬油更好啊!
看是“佐餐”還是“烹調”
按照醬油的國家標准——GB/TI8I86-2000《釀造醬油》中規定:成品醬油的標簽上,必須標注“佐餐醬油”或“烹飪醬油”。
佐餐醬油: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涼拌等。所以它的衛生質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會危害健康。關注 小常識 學會養生

烹調醬油:適合烹調菜餚(如做紅燒肉)加熱后再食用(等於消毒),故其衛生指標要求低一些。
兩相對比,佐餐醬油比烹調醬油更干凈!用“佐餐”醬油烹調菜餚是可以的,而用“烹調”醬油直接涼拌或蘸食則不可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