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源於英特爾和谷歌的目標管理利器》讀書筆記


       17年10月下旬至11月,因團隊需要改變考核方式以及更好的服務業務,Q4將嘗試OKR的方式進行考核,故閱讀了此書,有些想法與筆記。

        OKR定義:OKR是一套嚴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續的紀律要求,旨在確保員工緊密協作,把精力聚焦在能促進組織成長的、可衡量的貢獻上。

       OKR意在提升績效,但如果只是簡單的每個季度跟蹤下你的結果,你不會得償所願。OKR代表了一種時間和精力上的承諾。以季度(或者其他預先規定的周期)為單位刷新OKR;仔細確認結果達成情況;如有必要,持續休整現行戰略和商業模式;結果導向。識別最關鍵的業務目標,並通過量化的關鍵結果去衡量目標達成情況。

      在組織內使用一致的OKR術語和概念。目標(objective)是對驅動組織朝期望方向前進的定性追求。關鍵結果(key results)是一種定量描述,用於衡量指定目標的達成情況。在制定OKR時,平衡好KR的達成難度和潛力激發兩者間的關系,一方面要讓KR足夠挑戰,以促使更多的智力貢獻,同時又不至於讓KR高不可攀,從而降低團隊的士氣。

     勞動者對自己置業發展的期望:一個能持續學習的工作環境;一段有意義且目標明確的工作經驗;一條動態且有價值的職業發展路徑。

     OKR帶來的收益:

1、易於理解,增強了接受度和使用意願;

2、更快的開展節奏,提升了敏捷性和快速應對變化的能力;

3、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4、通過公開透明促進跨部門間的橫向一致性;

5、能促進溝通並提升敬業度;

6、OKR促進前瞻性思考;

OKR通過讓大家把精力聚焦在少數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可以很好的解決目標意識薄弱這個問題。高管支持是OKR實施過程中直觀重要的一環。

在公司層面,在業務單元,在項目實施中,都有相應的OKR部署方案。

企業持續評估這些指標:

1、學習成長的速度:員工一年前能做什么,現在能做什么;

2、分享度:多大范圍上給予和幫助別人;

3、協作性:以什么樣的速度響應他人的提議

okr的基本理念非常簡潔,我們需要明確“公司想往哪里去”(objective),我們如何才能知道在這方面做到或者接近了目標(key result)。

需要一直問自己,這個是最終我們要的目標嗎?什么是目標背后的目標?有沒有把任務和目標混淆?此外,我的目標是否讓所有相關的人都清楚?這個目標有沒有挑戰性?對於業績有沒有意義?自下而上的方式也有利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溝通,這些對於管理者回歸到業務本身是莫大的好處,一切回歸到本源。

 目標管理的精髓:

員工和經理共同制定目標,員工對結果負責;

員工在設定目標后自主實現路徑和方法,經理人提供必要的資源;

經理人在過程中提供輔導、幫助和監控,不能撒手不管;

okr是溝通工具,可量化(時間和數量),目標必須一致;

自上而下:公司和團隊領導需要明確自己想要的目O(目標)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為什么有這個O,然后排各項優先級,至於KR可以多種多樣;需要遵循SMART原則,確保任何一個同事都能看懂你的OKR,特別是跨部門;強調產出/關鍵結果(key results),及時調整。

 思考,進步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