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2017第一次作業——隨筆匯總


                                                                                 隨筆一

 

        開通博客十一天了,還沒開始寫東西,今天軟件工程第一節課結束了,開始了我的第一篇隨筆,有點小心奮。

 

        這篇博客就寫以下幾點:

                  1、自我介紹

                   2、本科對計算機的想法

                   3、對這門課的期待

 

一、自我介紹

 

       我叫劉淑霞,是東北師范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研一學生。本科也是東北師大的,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剛入學還是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大四畢業就變成了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神奇吧,剛入學和畢業的學院名字還不一樣,輝煌的結束,新的開始)。我的家鄉是江西,那里有我們課本上的井岡山,滕王閣,廬山等等風景名勝,歡迎大家來玩啊!希望和大家一起學習和進步,歡迎來懟!

 

二、本科對計算機的想法

 

       入大學以前就對計算機充滿好奇,以為可以熟悉電腦的各種操作,結果開學正式上課發現學的是編程,一臉懵逼的狀態,都不知道編程這回事。慢慢的了解之后覺得編程挺好玩的,介於剛開始的都很簡單,學到后來算法相對比較復雜,開始腦子不夠用了,一直堅持學習了,就是沒怎么做過項目,每次看到別人做出項目來,都覺得他們可厲害了。大學學的課程剛開始覺得課程沒用,學了也做不出來東西,可到了大三大四就知道那些課程都是做出項目的基礎。雖然我對計算機不是很敏感,但是我既然來到了這個專業我就會盡力學好做好。我自己覺得我最擅長的就是c語言了,Java語言和網頁只能說是學了皮毛,Java也只是做了簡單的訓練,就是用c寫的算法用Java來實現,網頁只會做簡單的靜態網站,動態的可以會連接數據庫,太復雜的沒有實踐過。在即將畢業的時候,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個合格的計算機學生,實踐的太少,所以想繼續學習,鍛煉下自己,就繼續讀研了。

 

三、對這門課的期待

 

        今天上課對於老師說的任務多,我沒有多大感覺,可能是提前知道了這門課的教學模式,我還是欣然以待的(我好像不小心聽到很多人在吐槽這個課太變態了,哈哈哈)。我覺得我在研一階段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了老師以及這么多師兄師姐,還有同一級的隊友,他們人都很好,學習氛圍也很好,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了期待。雖然我也覺得老師的作業有點多,但是還是預計每一天花在這門課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吧。今天寫到這就已經花了一個半小時了,還沒寫完,還差一點點,不過以后有結對編程,獨立編程之類的,想必花的時間更長。預計每天花兩個小時在這門課上,對老師這門課沒什么要求,只有對自己的要求好像更多了。

                                                                                                     

                                                                                           隨筆二

 

       昨天有點小激動就把第一篇博客寫完發出去了,我打算把各個任務都發成小博客來寫,這樣就可以不用把長文累積到最后幾天才發,也可以讓我看到自己完成了一個小目標,來激勵下我自己。今天博客的內容就寫下《構建之法》讀后感:

         

  一、《構建之法》讀后感

        構建之法一周之前和佑蓉一起買了之后,就每天看一部分,鄒欣老師寫的這本書就跟小人書似的,一點也不枯燥,讓我有興致看下去,雖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也不太懂,有待實踐中學習。看到第二章寫到單元測試的時候,看到那些測試代碼,代碼覆蓋率什么的,感覺很熟悉,很感謝老師上個學期讓我們參加了軟件測試大賽,至少懂了一點(看書小插曲的想法)。接下來提出幾個我的問題:

        1、對於第六章敏捷流程第三步半中開發人員認為“任務完成了”只是代碼寫完了,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持贊同意見。但是我有個疑問做一個項目的寫代碼重要性占比是多少,相對於完成一個工程的所有流程,這個問題好像不是個好問題,但是我還是想問問。

        2、 第七章MSF基本原則中第五條交付增量的價值是什么意思?增量是什么?

        3、 第十一章中,這句話中“在這個領域一個比較成熟和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是Vienna Development Method”中的VDM是什么樣的方法?

        4、 十二章中考慮用戶的各種角度,其中的認知阻力是指什么?

        5、第十六章說到IT行業的創新似乎空想挺多,那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是什么,難道不是想法嗎?不能理解書中所說的解釋。

        看完整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對工程的構建有所了解了,更多的是工程思想,而不僅僅是寫代碼。

 

                                                                                           隨筆三

 

      下一篇博客打算寫下采訪師兄的結果和每周例行報告!評論散步作品的任務看機緣完成吧,今天看了上屆師兄師姐們的隨筆,感覺沒有什么要說的,好像不太會評價別人,慚愧。

      每天完成一個小任務,寫一篇博客,今天博客內容寫以下三點:

        1、采訪了上一屆的李權師兄,回答了那三個問題

        2、評價一部作品

        3、每周例行報告

 

一、采訪三個問題的回答

       liusx:     師兄,當時你們做的項目是什么,有多少用戶,給用戶多少價值? 現在還有人用嗎?

       權師兄: 當時我們的項目名是約跑APP,當時用戶有8人。在用戶的手機上測試通過,能讓用戶找到一起跑步的小伙伴。現在已經沒有人用了。

       liusx:     第二個問題,師兄這個項目能否給我們團隊繼續開發,源代碼或者是文檔還有么?

       權師兄:這個項目能給你們團隊繼續開發,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源碼在github上,git的地址: https://coding.net/u/muziliquan/p/niceGroup/git

        liusx: 最后兩個問題,師兄,你對於項目開發有什么經驗和教訓?對於我們學好軟件工程有什么建議呢?

       權師兄:項目開發是一個持續跟進的過程,站立會議得每天都開,團隊要保證有一個開發人員,對項目的分工必須要明確(團隊貢獻分由此而來),確立責任制。項目開發中遇 到的問題會很多,但是問題最終一定會解決的。尤其注意的一點是:對組員進行貢獻分配時,一定要按各自的實際貢獻分配。對學好軟件工程的建議是:一定要跟着老師的節奏,對項目持續跟進。在做之前先對需求進行調查,確立技術路線。

        liusx:好的,謝謝師兄的耐心回答,鞠躬!

二、評論三部作品

 

評論一:這是楊老師的學生耐撕(Nice)團隊做的一個項目

Coding地址:https://git.coding.net/puchenglin/AccountApp.git

下載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pu_cheng_lin/9526225

視頻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Q1MTk4NA==.html

       我從coding網址里找到文件里AccountV2.apk安裝到手機上運行,效果圖如下(六張圖):

                                                                                                                                                                  

          為了方便評論,我給六張圖定義了順序,圖1,圖2,圖3,圖4,圖5,圖6。

          首先介紹下這個APP的運行過程以及介紹。圖一是安裝到華為mate9上的效果圖,點擊記賬本,打開首頁看到的就是圖2(除去那些流水賬,那些是我自己編輯然后才記錄的,剛打開時是空白的),只有一些小圖標,不要忽略小圖標,都是有大用處的。圖2左下角的小圖標點擊打開的是圖3界面;右上角的小圖標打開的是圖5界面,圖5界面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可以編輯,編輯界面就是圖6;圖2右下角的兩個小圖標進入的都是圖4界面,可以選擇流水賬的類別,以及花的金錢,寫對這個流水賬的備注,點擊OK,回到主界面就可以看到記錄的流水賬了。

          我對這個app的想法:首先整個APP的顯示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實現,只有圖1.5的柱狀統計圖無法展示。我認為這個app的背景圖有點難看,打開主頁之后滿屏只看見小圖標,連一個文字都看不到,都不知道這個APP是做什么的。圖3的震動開,啟動之后震動一下,聲音開,啟動之后,聽到叮嚀一聲,然后搖一搖手機震動一下之后這個界面上會出現記錄的流水賬,這個想法甚有創意,很好玩,贊一個。圖4就是記錄流水賬了,選擇類別不用自己寫挺省事的,就是選擇類別太少,還是有用戶自己編輯比較好,可以寫備注是一個很好的功能。

 

 2、評論作品二:這是我們學校上屆黃興師兄團隊做的一個項目“食物鏈”

       博客鏈接:http://www.cnblogs.com/huangxman/p/6127626.html#3574024

       程序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kUTas0B 

       這是一個食物鏈的教學視頻應用程序,先上圖,我試驗了兩個場景:草原和水域,截圖如下:

        我的評價:

      (1)這個食物鏈教學視頻的背景分為草原,田地,水域,無四個場景,要是還能有空中飛行生物的場景就更完美了,黃興師兄團隊挑的背景圖片都很好看,我很喜歡。

      (2)這個應用程序還配有幫助使用文檔,我開始打開應用程序第一反應是自己選擇場景,生物,選擇生成食物鏈,選擇背景音樂,出現的現象是:場景出來了,每個生物選擇的時候都出來了,可是都重疊在一個區域,不知道怎么看到食物鏈,后來還是老老實實把使用文檔閱讀了一遍,才開始了這兩個場景中食物鏈的操作。第一個問題是背景音樂沒有播放出來,第二個問題就是移動動物位置的時候只能選擇放大和縮小來移動,無法直接拽動整張圖片來進行移動,如果能整張圖片拖拽就更方便了,省時省力。

     (3)選擇最長/短食物鏈的時候,那條食物鏈的線條會以閃爍的方式顯示,可以讓觀看者的體驗效果更佳,選擇食物鏈條數的時候會顯示食物鏈的條數

       3、作品評價三:這是2017集美大學1412軟工實踐課"SNS1412"團隊做的一個項目——蝸牛詞典APP

            git地址:https://coding.net/u/SNS1412/p/teamwork_test1/git/tree/master

            軟件.apk下載地址:http://pan.baidu.com/s/1hrHfqgG

            運行截圖如下:

         為了方便,以上四張圖標為圖一,圖二,圖三,圖四

         評價:圖一為安裝在華為mate9上的名為vocabularyBuilder的應用程序,不點開進去看還看不全這個APP的名字,給APP起名字簡潔明了更好;圖二為點開這個軟件的主界面,這是一個需要連接網絡的詞典,不能下載本地詞庫查找單詞,我首先查了一個“effort”單詞,下面會顯示讀音和例句,如圖三,例句是一個下拉框顯示的,按照我個人愛好,我認為直接和讀音放在同一個框架里會更好,這個下拉框的空間有點小,如果是個長句都放不下;圖四為查詢一個不合法的單詞,會顯示“抱歉!找不到該詞”,如圖四所示。有一個問題就是圖中右上角有一個加號的圖標,我一直以為它是有用的,不死心點了好幾遍,結果就是個擺設。這個詞典滿足了查詢一個單詞的基本功能:釋意、讀音和例句。

三、每周例行報告

1.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個人軟件過程。

         時間規划圖,關於內容,類別,預計時長,開始時間,結束時間,中斷時間,實際花費時間這幾方面

內容 類別 預計時長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中斷時間 實際花費時間
第一周隨筆一 寫作 1h 2017-9-7  20:00 2017-9-7  21:37 講話時間加起來十分鍾的樣子 87min
看《構建之法》 閱讀 一周,每天至少兩個小時 2017-9-8一周以前 2017-9-8 每天看一點,時間沒具體統計 <24h
第一周隨筆二 寫作 1h 2017-9-8 9:00 2017-9-8 14:24  吃飯時間1h,記錄問題好幾個小時,具體時間不清楚  寫博文<1h
安裝記賬本APP並測試 測試app效果 半個小時  2017-9-9 9:00  2017-9-9  19:00   1h
第一周隨筆三 寫作 一個半小時  2017-9-9  19:00  2017-9-9 21:31  歇息時間半個小時  2h

 2、進度條

  代碼行 知識點
第一周 0行 見軟件工程第一周作業隨筆一、隨筆二、隨筆三

3、博文字數折線圖和代碼累計折線圖

 

4、時間分布餅狀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