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給二年級小學生講雞兔同籠問題


通常有抬腿藏腿法,假設代數法,比例法等.

但是這些統統的都不具有通用性和代表性.

最好好的辦法是這樣的;

假設我們的問題先是10只動28只腳

假如我就是一個脫線了的小朋友,那怎么做題呢?蒙唄。

先猜籠中的動物都是雞:

再猜,這回猜9只雞1只兔子:

接着猜:

 

 

哈,根本不用把腿藏起來嘛,不過猜個四五次就猜出來了。

其實小朋友們還有更聰明的方法。有個小朋友說,打開籠門數一數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算啊。

給你點贊。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

如果有一個很大的籠子,籠子中有100只雞和兔子,共有320只腳,那么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呢?

這是100只會動會叫的動物,不會乖乖呆着讓你數的。

所以小概率先生想對聰明的小朋友們說,1+1=2啊,九九乘法表啊,這些都是浮雲。數學就是一種方法,用來解決像“數不過來怎么辦”這種問題的。

數不過來也猜不過來,那怎么辦?不如來看看我們剛才是怎么猜的:

 

發現了吧,多一只兔子,就會多兩只腳。

如果100只動物都是雞,會有200只腳。現在多了320-200=120只腳,所以應該有120÷2=60只兔子,雞的數量等於100-60=40只。

最后我們要驗算答案:40只雞和60只兔子,一共有40×2+60×4=320只腳,答案正確。

提高班老師講的方法,是先知道了怎么做題,然后才想得到。我們上面的方法,是要靠自己去嘗試、觀察和總結,才能發現“多一只兔子,多兩條腿”,不光是聽老師講講。

我們學數學的一個目的,是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去記住解每一種題的竅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