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安卓是Google開發的,那么關於AR谷歌有哪些作為呢?就是開發了Google Tango,盡管Tango還未開源,但是用戶可以免費使用,可是一般的安卓手機是無法運行的,它對硬件有要求,這對它的裝機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影響了它的影響力擴展。在這一點上,蘋果的ARKit就做的很好,不能說做到了極致,但是至少裝機量上有了保障(參看WWDC2017,這是蘋果繼谷歌、Facebook、微軟的Tango、Camera Effects和Hololens之后首次在AR領域的成果,將在室內定位、零售購物、穿衣全息投影等領域有所展現)。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Google收購了PrimeSense,所以硬件上使用了它那一套,也就是RGBD相機,使用的tof原理,硬件上也就必須跟RGBD接軌,有發射信號和接收深度感知信號的元器件。而蘋果則另辟奇徑,或者說不得不這樣無論什么原因吧,它推出了RGB單目的monocular開發包ARKit,而且要部署在游戲商店中,展現了它的AR野心。
自從PokemonGo引爆了AR手機游戲以來,各個手機廠商都想在AR領域一展身手,高通、安卓、蘋果...但都處於造重復的輪子的過程,還沒一家的單目SLAM所以吊打天下,如果ARKit布局成功,那將成為一統天下的AR生態圈,對蘋果系統是很大的促進,順其自然就會對蘋果手機銷售額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尚在觀望,只是安卓的Tango目前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因為聯想首只吃螃蟹的跟Tango合作的Phab 2 Pro中生態圈中產品尚太少,難以吸引普通顧客購買達到良性循環,從而導致該AR生態圈比較狹小,只在極客和科研人員中間存在,如何將Tango推廣到一般的安卓系統中是其面臨的問題,畢竟只有聯想一家跟Tango合作,要讓所有的手機的硬件廠商配合Tango推廣配套的芯片才能打造其這個生態圈,但硬件成本手機廠商們願意承擔嗎?或者說用戶願不願意為這個功能買單決定了手機廠商們願不願意為自己生產的手機安上Tango芯片。而這路漫漫其修遠兮。也許Tango需要開源,或者轉變思路,改走單目SLAM的路線,拋棄原來的Kinect相機路線,這舍棄的成本又該誰來承擔呢?這條生產線會不會就這樣斷了呢?但是它還是有自己的價值的。且看且珍惜。
不得不說ARKit在單目領域的影響是很大的。谷歌的安卓要奮起直追了。該功能套件也許會影響到安卓系統的將來銷售量。我希望安卓可以借鑒蘋果的ARKit單目視覺實現AR,但這到底要到何年何月呢?這個開發包要到什么時候出現在安卓。
蘋果之所以能快速推出ARKit主要原因在於它曾收購了Metaio,這是一個有很多開發者的SDK,可以與Vuforia匹敵。諷刺的是,Vuforia也被收購了,於前年被高通賣給了PTC。當時如果有遠見的話,谷歌應該提前下手,不然也不會再一年多后出現勁敵。現在除了Metaio和Vuforia,還有如下開源的AR可供選擇:artoolkit,wikitude,catchoom,亮風台HiAR,視辰EasyAR。
以上這些AR都是單目的,也沒有硬件方面的要求,跟ARKit很相似,可以做開發。對於不需要准確的深度信息,只注重效果來說,就夠了。而對於准確的測量來說,還是不夠的(這一句尚有疑問,ARKit的測量達到多少精度,Tango可以達到1/10)。
>>Visual Inertial Odometry:http://www.cnblogs.com/2008nmj/p/70087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