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數組的使用
2010-07-28 17:17
1、Python的數組分三種類型:
(1) list 普通的鏈表,初始化后可以通過特定方法動態增加元素。
定義方式:arr = [元素]
(2) Tuple 固定的數組,一旦定義后,其元素個數是不能再改變的。
定義方式:arr = (元素)
(2) Dictionary 詞典類型, 即是Hash數組。
定義方式:arr = {元素k:v}
2、下面具體說明這些數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 list 鏈表數組
a、定義時初始化
a = [1,2,[1,2,3]]
b、定義時不初始化
一維數組:
arr = []
多維數組:
arr = [i for i in range(10), 1,[]] #注意, i for in xx 這個必須放在第一個位置,否則要先定義i,
如:
arr = [i for i in range(5), j for j in range(5), []]
這是錯誤的
i = 0
j = 0
arr = [i for i in range(5), j for j in range(5), []]
這是正確的
c、del 語句 和 : 的用法
可以用 start : end 表示數組里的一個區間 ( i >= start and i < end)
del 刪除數組里的指定元素
如: del arr[0]
del arr[0, 2]
newarr = arr[0, 2]
d、遍歷數組:
for k, v in enumerate(arr):
print k, v
e、增加元素:
一維
arr.append('aaa')
二維
arr[0].append('aaa')
如果要在任意位置插入用 arr.insert(n, 值)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用法是:
arr += [數組元素]
在不指定下標的情況下,是允許用 += 增加數組元素的。
(2) Tuple 固定數組
Tuple 是不可變 list,一旦創建了一個 tuple 就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變它。
下面拿具體示例說明:
>>> t = ("a", "b", "c", "d", "e") #[1] 用小括號包圍來定義
>>> t
('a', 'b', 'c', 'd', 'e')
>>> t[0] #[2] 直接列出某下標的元素
'a'
>>> t[-1] #[3] 負數表示,從后面倒數的索引 -1 為倒數第一個, 0是順數第一個
'example'
>>> t[1:3] #[4] 這里 1:3 是 i>=1 and i<3 的區間
('b', 'mpilgrim')
Tuple 沒有的方法:
[1] 不能向 tuple 增加元素,沒有 append 、 extend 、insert 等方法。
[2] 不能從 tuple 刪除元素,沒有 remove 或 pop 方法。
[3] 不能在 tuple 中查找元素,沒有 index 方法(index是查找而不是索引,索引直接用下標即可,如:t[0])。
使用 tuple 的好處:
* Tuple 比 list 操作速度快。如果您定義了一個值的常量集, 並且唯一要用它做的是不斷地遍歷它, 請使用 tuple 代替 list。
* 如果對不需要修改的數據進行 “寫保護”, 可以使代碼更安全。使用 tuple 而不是 list 如同擁有一個隱含的 assert 語句, 說明這一數據是常量。如果必須要改變這些值, 則需要執行 tuple 到 list 的轉換 (需要使用一個特殊的函數)。
* 還記得我說過 dictionary keys 可以是字符串, 整數和 “其它幾種類型”嗎? Tuples 就是這些類型之一。 Tuples 可以在 dictionary 中被用做 key, 但是 list 不行。實際上, 事情要比這更復雜。Dictionary key 必須是不可變的。Tuple 本身是不可改變的, 但是如果您有一個 list 的 tuple, 那就認為是可變的了, 用做 dictionary key 就是不安全的。只有字符串, 整數或其它對 dictionary 安全的 tuple 才可以用作 dictionary key。
Tuple 可以轉換成 list, 反之亦然。
轉換方式為:
t = list( t )
反之:
arr = tuple( arr )
(2) Dictionary (哈希數組)詞典數組
#Dictionary 的用法比較簡單,它可以存儲任意值,並允許是不同類型的值,下面實例來說明:
#下面例子中 a 是整數, b 是字符串, c 是數組,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哈希數組的適用性。
dict_arr = {'a': 100, 'b':'boy', 'c':['o', 'p', 'q']}
#可以直接增加一個元素,如果同名,則會改變原來的key的元素的值
dict_arr['d'] = 'dog'
#輸出所有的key
print dict_arr.keys()
#輸出所有的value
print dict_arr.values()
#遍歷數組
import types
for k in dict_arr:
v = dict_arr.get(k)
if type(v) is types.ListType: #如果數據是list類型,繼續遍歷
print k, '---'
for kk, vv in enumerate(v):
print kk, vv
print '---'
else:
print dict_arr.get(k)
list的方法
L.append(var) #追加元素
L.insert(index,var)
L.pop(var) #返回最后一個元素,並從list中刪除之
L.remove(var) #刪除第一次出現的該元素
L.count(var) #該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個數
L.index(var) #該元素的位置,無則拋異常
L.extend(list) #追加list,即合並list到L上
L.sort() #排序
L.reverse() #倒序
list 操作符:,+,*,關鍵字del
a[1:] #片段操作符,用於子list的提取
[1,2]+[3,4] #為[1,2,3,4]。同extend()
[2]*4 #為[2,2,2,2]
del L[1] #刪除指定下標的元素
del L[1:3] #刪除指定下標范圍的元素
list的復制
L1 = L #L1為L的別名,用C來說就是指針地址相同,對L1操作即對L操作。函數參數就是這樣傳遞的
L1 = L[:] #L1為L的克隆,即另一個拷貝。
list comprehension
[ <expr1> for k in L if <expr2> ]
2、dictionary: 字典(即C++標准庫的map)
dict = {‘ob1′:’computer’, ‘ob2′:’mouse’, ‘ob3′:’printer’}
每一個元素是pair,包含key、value兩部分。key是Integer或string類型,value 是任意類型。
鍵是唯一的,字典只認最后一個賦的鍵值。
dictionary的方法
D.get(key, 0) #同dict[key],多了個沒有則返回缺省值,0。[]沒有則拋異常
D.has_key(key) #有該鍵返回TRUE,否則FALSE
D.keys() #返回字典鍵的列表
D.values()
D.items()
D.update(dict2) #增加合並字典
D.popitem() #得到一個pair,並從字典中刪除它。已空則拋異常
D.clear() #清空字典,同del dict
D.copy() #拷貝字典
D.cmp(dict1,dict2) #比較字典,(優先級為元素個數、鍵大小、鍵值大小)
#第一個大返回1,小返回-1,一樣返回0
dictionary的復制
dict1 = dict #別名
dict2=dict.copy() #克隆,即另一個拷貝。
3、tuple:元組(即常量數組)
tuple = (‘a’, ‘b’, ‘c’, ‘d’, ‘e’)
可以用list的 [],:操作符提取元素。就是不能直接修改元素。
4、string: 字符串(即不能修改的字符list)
str = “Hello My friend”
字符串是一個整 體。如果你想直接修改字符串的某一部分,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能夠讀出字符串的某一部分。
子字符串的提取
str[:6]
字符串包含 判斷操作符:in,not in
“He” in str
“she” not in str
string模塊,還提供了很多方法,如
S.find(substring, [start [,end]]) #可指范圍查找子串,返回索引值,否則返回-1
S.rfind(substring,[start [,end]]) #反向查找
S.index(substring,[start [,end]]) #同find,只是找不到產生ValueError異常
S.rindex(substring,[start [,end]])#同上反向查找
S.count(substring,[start [,end]]) #返回找到子串的個數
S.lowercase()
S.capitalize() #首字母大寫
S.lower() #轉小寫
S.upper() #轉大寫
S.swapcase() #大小寫互換
S.split(str, ‘ ‘) #將string轉list,以空格切分
S.join(list, ‘ ‘) #將list轉string,以空格連接
處理字符串的內置函數
len(str) #串長度
cmp(“my friend”, str) #字符串比較。第一個大,返回1
max(‘abcxyz’) #尋找字符串中最大的字符
min(‘abcxyz’) #尋找字符串中最小的字符
string的轉換
oat(str) #變成浮點數,float(“1e-1″) 結果為0.1
int(str) #變成整型, int(“12″) 結果為12
int(str,base) #變成base進制整型數,int(“11″,2) 結果為2
long(str) #變成長整型,
long(str,base) #變成base進制長整型,
字符串的格式化(注意其轉義字符,大多如C語言的,略)
str_format % (參數列表)
(1) list 普通的鏈表,初始化后可以通過特定方法動態增加元素。
定義方式:arr = [元素]
(2) Tuple 固定的數組,一旦定義后,其元素個數是不能再改變的。
定義方式:arr = (元素)
(2) Dictionary 詞典類型, 即是Hash數組。
定義方式:arr = {元素k:v}
2、下面具體說明這些數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 list 鏈表數組
a、定義時初始化
a = [1,2,[1,2,3]]
b、定義時不初始化
一維數組:
arr = []
多維數組:
arr = [i for i in range(10), 1,[]] #注意, i for in xx 這個必須放在第一個位置,否則要先定義i,
如:
arr = [i for i in range(5), j for j in range(5), []]
這是錯誤的
i = 0
j = 0
arr = [i for i in range(5), j for j in range(5), []]
這是正確的
c、del 語句 和 : 的用法
可以用 start : end 表示數組里的一個區間 ( i >= start and i < end)
del 刪除數組里的指定元素
如: del arr[0]
del arr[0, 2]
newarr = arr[0, 2]
d、遍歷數組:
for k, v in enumerate(arr):
print k, v
e、增加元素:
一維
arr.append('aaa')
二維
arr[0].append('aaa')
如果要在任意位置插入用 arr.insert(n, 值)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用法是:
arr += [數組元素]
在不指定下標的情況下,是允許用 += 增加數組元素的。
(2) Tuple 固定數組
Tuple 是不可變 list,一旦創建了一個 tuple 就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變它。
下面拿具體示例說明:
>>> t = ("a", "b", "c", "d", "e") #[1] 用小括號包圍來定義
>>> t
('a', 'b', 'c', 'd', 'e')
>>> t[0] #[2] 直接列出某下標的元素
'a'
>>> t[-1] #[3] 負數表示,從后面倒數的索引 -1 為倒數第一個, 0是順數第一個
'example'
>>> t[1:3] #[4] 這里 1:3 是 i>=1 and i<3 的區間
('b', 'mpilgrim')
Tuple 沒有的方法:
[1] 不能向 tuple 增加元素,沒有 append 、 extend 、insert 等方法。
[2] 不能從 tuple 刪除元素,沒有 remove 或 pop 方法。
[3] 不能在 tuple 中查找元素,沒有 index 方法(index是查找而不是索引,索引直接用下標即可,如:t[0])。
使用 tuple 的好處:
* Tuple 比 list 操作速度快。如果您定義了一個值的常量集, 並且唯一要用它做的是不斷地遍歷它, 請使用 tuple 代替 list。
* 如果對不需要修改的數據進行 “寫保護”, 可以使代碼更安全。使用 tuple 而不是 list 如同擁有一個隱含的 assert 語句, 說明這一數據是常量。如果必須要改變這些值, 則需要執行 tuple 到 list 的轉換 (需要使用一個特殊的函數)。
* 還記得我說過 dictionary keys 可以是字符串, 整數和 “其它幾種類型”嗎? Tuples 就是這些類型之一。 Tuples 可以在 dictionary 中被用做 key, 但是 list 不行。實際上, 事情要比這更復雜。Dictionary key 必須是不可變的。Tuple 本身是不可改變的, 但是如果您有一個 list 的 tuple, 那就認為是可變的了, 用做 dictionary key 就是不安全的。只有字符串, 整數或其它對 dictionary 安全的 tuple 才可以用作 dictionary key。
Tuple 可以轉換成 list, 反之亦然。
轉換方式為:
t = list( t )
反之:
arr = tuple( arr )
(2) Dictionary (哈希數組)詞典數組
#Dictionary 的用法比較簡單,它可以存儲任意值,並允許是不同類型的值,下面實例來說明:
#下面例子中 a 是整數, b 是字符串, c 是數組,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哈希數組的適用性。
dict_arr = {'a': 100, 'b':'boy', 'c':['o', 'p', 'q']}
#可以直接增加一個元素,如果同名,則會改變原來的key的元素的值
dict_arr['d'] = 'dog'
#輸出所有的key
print dict_arr.keys()
#輸出所有的value
print dict_arr.values()
#遍歷數組
import types
for k in dict_arr:
v = dict_arr.get(k)
if type(v) is types.ListType: #如果數據是list類型,繼續遍歷
print k, '---'
for kk, vv in enumerate(v):
print kk, vv
print '---'
else:
print dict_arr.get(k)
list的方法
L.append(var) #追加元素
L.insert(index,var)
L.pop(var) #返回最后一個元素,並從list中刪除之
L.remove(var) #刪除第一次出現的該元素
L.count(var) #該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個數
L.index(var) #該元素的位置,無則拋異常
L.extend(list) #追加list,即合並list到L上
L.sort() #排序
L.reverse() #倒序
list 操作符:,+,*,關鍵字del
a[1:] #片段操作符,用於子list的提取
[1,2]+[3,4] #為[1,2,3,4]。同extend()
[2]*4 #為[2,2,2,2]
del L[1] #刪除指定下標的元素
del L[1:3] #刪除指定下標范圍的元素
list的復制
L1 = L #L1為L的別名,用C來說就是指針地址相同,對L1操作即對L操作。函數參數就是這樣傳遞的
L1 = L[:] #L1為L的克隆,即另一個拷貝。
list comprehension
[ <expr1> for k in L if <expr2> ]
2、dictionary: 字典(即C++標准庫的map)
dict = {‘ob1′:’computer’, ‘ob2′:’mouse’, ‘ob3′:’printer’}
每一個元素是pair,包含key、value兩部分。key是Integer或string類型,value 是任意類型。
鍵是唯一的,字典只認最后一個賦的鍵值。
dictionary的方法
D.get(key, 0) #同dict[key],多了個沒有則返回缺省值,0。[]沒有則拋異常
D.has_key(key) #有該鍵返回TRUE,否則FALSE
D.keys() #返回字典鍵的列表
D.values()
D.items()
D.update(dict2) #增加合並字典
D.popitem() #得到一個pair,並從字典中刪除它。已空則拋異常
D.clear() #清空字典,同del dict
D.copy() #拷貝字典
D.cmp(dict1,dict2) #比較字典,(優先級為元素個數、鍵大小、鍵值大小)
#第一個大返回1,小返回-1,一樣返回0
dictionary的復制
dict1 = dict #別名
dict2=dict.copy() #克隆,即另一個拷貝。
3、tuple:元組(即常量數組)
tuple = (‘a’, ‘b’, ‘c’, ‘d’, ‘e’)
可以用list的 [],:操作符提取元素。就是不能直接修改元素。
4、string: 字符串(即不能修改的字符list)
str = “Hello My friend”
字符串是一個整 體。如果你想直接修改字符串的某一部分,是不可能的。但我們能夠讀出字符串的某一部分。
子字符串的提取
str[:6]
字符串包含 判斷操作符:in,not in
“He” in str
“she” not in str
string模塊,還提供了很多方法,如
S.find(substring, [start [,end]]) #可指范圍查找子串,返回索引值,否則返回-1
S.rfind(substring,[start [,end]]) #反向查找
S.index(substring,[start [,end]]) #同find,只是找不到產生ValueError異常
S.rindex(substring,[start [,end]])#同上反向查找
S.count(substring,[start [,end]]) #返回找到子串的個數
S.lowercase()
S.capitalize() #首字母大寫
S.lower() #轉小寫
S.upper() #轉大寫
S.swapcase() #大小寫互換
S.split(str, ‘ ‘) #將string轉list,以空格切分
S.join(list, ‘ ‘) #將list轉string,以空格連接
處理字符串的內置函數
len(str) #串長度
cmp(“my friend”, str) #字符串比較。第一個大,返回1
max(‘abcxyz’) #尋找字符串中最大的字符
min(‘abcxyz’) #尋找字符串中最小的字符
string的轉換
oat(str) #變成浮點數,float(“1e-1″) 結果為0.1
int(str) #變成整型, int(“12″) 結果為12
int(str,base) #變成base進制整型數,int(“11″,2) 結果為2
long(str) #變成長整型,
long(str,base) #變成base進制長整型,
字符串的格式化(注意其轉義字符,大多如C語言的,略)
str_format % (參數列表)
6. 列表切片操作
1. a = [1,2,3,4,5]
2. >>> a[::2] # iterate over the whole list in 2-increments
3. [1,3,5]
4.
5. # 列表逆序
6. >>> a[::-1]
7. [5,4,3,2,1]
1. a = [1,2,3,4,5]
2. >>> a[::2] # iterate over the whole list in 2-increments
3. [1,3,5]
4.
5. # 列表逆序
6. >>> a[::-1]
7. [5,4,3,2,1]
8. 利用字典格式化字符串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print "The %(foo)s is %(bar)i." % {'foo': 'answer', 'bar':42}
2. The answer is 42.
3.
4. >>> foo, bar = 'question', 123
5.
6. >>> print "The %(foo)s is %(bar)i." % locals()
7. The question is 123.
9. 保留精確數因為round()返回指類型為浮點數,所以需要加上str()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str(round(1234.5678, -2))
2. '1200.0'
3. >>> str(round(1234.5678, 2))
4. '1234.57'
10. and/or 條件選擇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x = is_ok() and "Yes" or "No"
2.
3. # 等價於
4. if is_ok():
5. x = "Yes"
6. else:
7. x = "No"
8.
11. 列表賦值y = x 相當於 指針傳遞;y = x[:]相當於 值傳遞。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x = [1,2,3]
2. >>> y = x
3. >>> y[2] = 7
4. >>> y
5. [1, 2, 7]
6. >>> x
7. [1, 2, 7]
8. >>> y = x[:]
9. >>> y[2] = 8
10. >>> y
11. [1, 2, 8]
12. >>> x
13. [1, 2, 7]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print "The %(foo)s is %(bar)i." % {'foo': 'answer', 'bar':42}
2. The answer is 42.
3.
4. >>> foo, bar = 'question', 123
5.
6. >>> print "The %(foo)s is %(bar)i." % locals()
7. The question is 123.
9. 保留精確數因為round()返回指類型為浮點數,所以需要加上str()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str(round(1234.5678, -2))
2. '1200.0'
3. >>> str(round(1234.5678, 2))
4. '1234.57'
10. and/or 條件選擇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x = is_ok() and "Yes" or "No"
2.
3. # 等價於
4. if is_ok():
5. x = "Yes"
6. else:
7. x = "No"
8.
11. 列表賦值y = x 相當於 指針傳遞;y = x[:]相當於 值傳遞。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1. >>> x = [1,2,3]
2. >>> y = x
3. >>> y[2] = 7
4. >>> y
5. [1, 2, 7]
6. >>> x
7. [1, 2, 7]
8. >>> y = x[:]
9. >>> y[2] = 8
10. >>> y
11. [1, 2, 8]
12. >>> x
13. [1,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