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數據行業熱點追蹤


智能數據行業熱點追蹤

作者:樊瑞珍

名稱:孫正義

目標描述:孫正義的投資思想、策略、最想思想、投資方向

思想!

孫正義的思維框架

理念:道天地將法

願景:頂情略七斗

戰略:一流攻守群

領導者能力:智信仁勇嚴

戰術:風林火山海

理念

道:利用信息革命讓人們愉快這是軟銀的整體使命。軟銀所有人都曾聽說過這點,並熟知這點。在孫正義的30年計划講話中,這也被多次提到。

信息革命

“天”所指的是時機。在特定時機下有着特定的機會。

孫正義提到了此前的幾次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可能是其中最龐大的一次。生於這個時代很幸運。機會就在這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機會。

地:地形優勢,即互聯網的中心是亞洲

在歷史上,所有大型互聯網公司都來自美國。時代正在改變,互聯網正在轉向亞洲。軟銀在亞洲的存在已有10年,例如在中國投資了阿里巴巴和人人公司。

由於“天”帶來的黃金機會,以及地形優勢,沒有理由軟銀不充分利用當前的機會。

軟銀正在尋找亞洲好的投資機會,但該公司也在吸引優秀的領導者加入軟銀的家庭。

法:為了實現持續創新,“法”是必需的

頂:當你登上山峰之巔所看到的景象

這是一種願景。領導者必須有能力想象,登頂之后的景象。他必須選擇去攀登哪座山峰。正確的選擇意味着50%的成功。

情:研究

“他研究了40家企業。最終,他積累的紙張堆起來有1米高。”

。而他的最后一份商業計划最終發展成了軟銀。孫正義強調信息收集的重要性。

略:從本質上看,“略”是對願景的執行

七:如果只有50%的成功率就去開始,那么是愚蠢的做法;而如果等到90%的成功率再干,那么可能為時已晚

真正的將才只在確信能夠勝利的情況下才會出戰。孫正義被認為是積極的冒險者,但實際上他自己非常謹慎。他從不會冒大於30%的風險。即使公司將失敗,他也可以將一部分關閉,並推動核心業務的繼續發展。你必須確保,自己的計算是正確的。

斗:在戰斗過程中,你可以看見一些東西

說很容易,而執行總是更困難。你永遠都會有競爭對手,在戰斗過程中,情況會發生改變。孫正義提到,所有公司都是通過一系列的戰斗才達到現在的地位,例如豐田、本田、福特、洛克菲勒、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

戰略!

一:必須成為領先優勢明顯的第一名

必須控制特定的市場。只有在控制市場,遠遠領先於第二名之后,你才能實現長期的盈利。孫正義提到的平台包括微軟的Windows、英特爾的CPU、谷歌、亞馬遜和雅虎。

公司必須有強調第一的文化,你必須爭做第一。

流:不要抗拒潮

不要逆潮流而動,確保方向性正確。

在小眾領域成功的創業者並不是真正成功的創業者。

攻:銷售、技術、並購、新業務的發展等等必須善於多方面技能。

守:現金流、成本優化、投資者關系、關閉業務、合規、審計、媒體關系等軟銀專注於成為零債務公司已有4年歷史。

群:5000家公司的合力,軟銀將成為由5000家公司組成的集團,並采用多品牌、多業務的模式。

智:知識、關鍵思維、全局談判、演講技巧、技術、財務、分析能力等等

領導者必須掌握多方面技能,並在這些技能間做好平衡。領導者不能依賴於專家,而必須利用好專家。

信:相互之間自願的合作

信任他人,被他人信任。

仁:讓他人感到愉快

勇:挑戰大競爭對手的勇氣,關閉業務的勇氣

嚴:嚴於律己,並在必要情況下嚴於律人

如果你堅信願景,以及對所有人最好的做法,那么某些時候你必須成為“惡魔”。

戰術!

孫正義並沒有過多地談到這塊,因為“風林火山”已經在孫子兵法和其他許多著作中被大量解讀。不過,“海”來自於孫正義的原創。

只有當所有一切都被吞噬之后,戰斗才會結束。而剩下的只有徹底的平靜。正如大海一樣。

 

孫正義的商業法則:

1、70%法則,預計成功率可達70%的事業就值得一做。

2、做出1000套商業計划后再來。

3、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

4、提供自己認可的產品。

5、10秒內想不清楚的事情繼續想下去也是白費力氣。

6、首先要采取行動。

7、公布目標鞭策自己。

8、創業之初先爭取覆蓋面,再進行深度挖掘。

9、和龍頭企業合作。

10、問“為什么做不到”的人當不了領導者。

投資方向:

向世界挑戰”,這是我對我們公司的期

要么數碼化,要么滅亡

現在的狀況是:數字化之於許多人,並不是主動進行的,而是走投無路被逼進行的。

要讓軟件和硬件融合,一定要活用雲技術和大數據,也就一定要積極地進行數碼化。

 按照摩爾定律,機能一定會不斷進化。而人類的細胞從 4000 年前到現在就沒變過。

 我們認為煩惱、想象、創造是人類的特權

電腦今后也將擁有自學能力,電腦自己編程的時代將會到來,今后的世界將像是科幻小說一樣,腦構造計算機一定會誕生,能比人類更加敏銳地洞察和發明,搭載這種計算機的機器人會超過人類,不與其共存就沒有未來,我相信人類與優秀的機器人能夠幸福地共存。

 人類目前認為不可能而放棄的領域,像災害的救助、看護、醫療、教育等等,都可以由搭載腦構造計算機的機器人來幫助。

 從從事通信事業的軟銀看來,優秀的電腦無線連接網絡,通過芯片和人類進行腦內交流,只需在腦中思想就能與對方通信,就如同傳心術一樣。

來自:rexue_2014 >《形勢與政策》

 

 (總結)我認為這樣才能進行真正的改善,才能分析哪里有問題,障礙在哪里。舉個例子,我們常在 IT 雜志上看到“調查了 200 個地方”“問了 1000 個人”,然后進行分析,但從沒看過分析 7.5 億人的雜志,因為這樣很花錢,也沒有相應的技術。Docomo 的 top2 機型現在有多少連接上了,au 的哪個機型連接率不好,我們比他們都清楚,這為我們改善通信服務幫了大忙,能堂堂正正地在電視廣告里說“我們改善了信號”。再賣給別人之前自己先試試,能不能真的派上用場,這是軟銀的文化。把時下流行的概念比如雲比如大數據先自己徹底活用,讓我們的服務改善真的具備科學的數據分析背景,才能用有限的設備投資與別人競爭。

 另一個活用大數據的例子,就是我們之前就開始做的,用戶能不能實際體會到信號改善,我們通過分析推特的大數據來把握。向世界挑戰,我們看見了新的風景,是不挑戰則見不到的風景。今后讓我們繼續我們的征程,正在積極進行數碼化的企業,讓我們繼續挑戰信息的革命,世界的工作方式也會發生大的變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