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構造函數、默認拷貝構造函數、默認析構函數、默認賦值運算符 這四個是我們通常大都知道的。但是除了這四個,還有兩個,那就是取址運算符和 取址運算符 const
即總共有六個函數。
一個示例如下:
1: class Empty
2:
3: {
4:
5: public:
6:
7: Empty(); // 缺省構造函數
8:
9: Empty( const Empty& ); // 拷貝構造函數
10:
11: ~Empty(); // 析構函數
12:
13: Empty& operator=( const Empty& ); // 賦值運算符
14:
15: Empty* operator&(); // 取址運算符
16:
17: const Empty* operator&() const; // 取址運算符 const
18:
19: };
但是,C++默認生成的函數,只有在被需要的時候,才會產生。即當我們定義一個類,而不創建類的對象時,就不會創建類的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等。
1.對於一個類X,如果一個構造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下列之一:
a) X&
b) const X&
c) volatile X&
d) const volatile X&
且沒有其他參數或其他參數都有默認值,那么這個函數是拷貝構造函數。
X::X(const X&); //是拷貝構造函數
X::X(X&, int=1); //是拷貝構造函數
2.類中可以存在超過一個拷貝構造函數,
class X {
public:
X(const X&);
X(X&); // OK
};
注意,如果一個類中只存在一個參數為X&的拷貝構造函數,那么就不能使用const X或volatile X的對象實行拷貝初始化。
class X {
public:
X();
X(X&);
};
const X cx;
X x = cx; // error
如果一個類中沒有定義拷貝構造函數,那么編譯器會自動產生一個默認的拷貝構造函數。
這個默認的參數可能為X::X(const X&)或X::X(X&),由編譯器根據上下文決定選擇哪一個。
測試代碼如下:
1: #include <iostream>
2: using namespace std;
3:
4: class X {
5: public:
6: X() { cout << "X()" << endl;}
7: X(X& x, int a = 1) {cout << "X(X&)" << endl;}
8: X(const X& x) {cout << "const X(X&)" << endl;}
9: X(volatile X& x) {cout << "volatile X(X&)" << endl;}
10: };
11:
1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13: X x1;
14: X x2(x1);
15: const X x3;
16: X x4(x3);
17: volatile X x5;
18: X x6(x55;
19: return 0;
20: }
運行結果:
而如果注釋掉上面的8 和9行(即取消const 和volatile 拷貝構造函數),會編譯錯誤,如下:
默認拷貝構造函數的行為如下:
默認的拷貝構造函數執行的順序與其他用戶定義的構造函數相同,執行先父類后子類的構造。
拷貝構造函數對類中每一個數據成員執行成員拷貝(memberwise Copy)的動作。
a)如果數據成員為某一個類的實例,那么調用此類的拷貝構造函數。
b)如果數據成員是一個數組,對數組的每一個執行按位拷貝。
c)如果數據成員是一個數量,如int,double,那么調用系統內建的賦值運算符對其進行賦值。
3. 拷貝構造函數不能由成員函數模版生成。
struct X
{
template<typename T>
X( const T& ); // NOT copy ctor, T can't be X
template<typename T>
perator=( const T& ); // NOT copy ass't, T can't be X
};
原因很簡單,成員函數模版並不改變語言的規則,而語言的規則說,如果程序需要一個拷貝構造函數而你沒
有聲明它,那么編譯器會為你自動生成一個。所以成員函數模版並不會阻止編譯器生成拷貝構造函數, 賦值運算
符重載也遵循同樣的規則。(參見Effective C++ 3edition, Item45)
另外這些函數,只有在沒有時,才會默認生成。而如果提供了聲明,即使沒有實現,也不會生成默認的函數。
因此我們通常用的方法是將拷貝構造和賦值設置為private而不實現,以禁止類的拷貝和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