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完成了一塊簡單的四層板,板廠已經完成正在貼料。現在來思考多大電流需要多寬的走線,是不是有點亡羊補牢的感覺,但願板子不要在這塊出問題,這也算是有的放矢。
最簡單的原則,線上要走的電流越大,線寬就需要越大。最簡單往往是最實用的,但是,在面對復雜的現實情況的時候,沒有點經驗和技巧,往往就有可能忘了,或是妥協了這個原則,而產生一些問題。很簡單的,板子的尺寸不夠大(當然是因為你覺得不夠大,對於經驗豐富的人來說就綽綽有余),走線太密集,各種間距太小,線寬大了感覺走不通怎么辦。
首先說一下鋪銅的問題,一般板子的走線層會鋪上1oz的銅(即將1oz的銅鋪在1平方英寸的面積上產生的厚度),這樣銅厚大概是1.4mil,即0.035mm。其實鋪銅以及板材介質這還是有很多的說頭的,我會在后面的博客中梳理,這里建立一個這樣簡單的假設,即以1oz銅,0.035mm厚來考量它的走線寬度與電流承載能力。
這方面缺乏有效的理論依據,根據我網上查到的東西,經驗值是10mil(0.25mm)的線能承受的安全電流是1A。而你要把安全電流值翻翻的時候,最好是將走線寬度翻翻后在翻翻,也即,2A的電流大概需要1mm,4A的電流大致需要2mm多一點(哈哈,我忽悠了),這里只是想說它們之間不是那種簡單的線性關系,大致注意下,實際設計的時候可以問下老人,查下以往的設計什么的。這里貼一張我網上查到資料的截圖,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