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6班(紀錄片)》觀后感——高考


     看過這部記錄片,我對這部紀錄片本身是沒有任何看法的,我就只是想談談高考。《高三16班》就是一些朴實的鏡頭,沒有裝飾,沒有可以雕琢,就連它的名稱都是以“高三16班”這樣簡單的最普通的方式表達的。也正是由於簡單的鏡頭,才能更深的去表現紀錄片的內涵,讓你去思考某些東西。可能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朋友,看這樣一部紀錄片都會有深深的感觸,特別是那些農村的孩子,對這部記錄片中的高考更是有深深的體會。也許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許高考只是自己從地獄中走了一回,也許高考使自己明白了許多道理。     

      高考在中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曾有人說過,高考是中國最公平的階層間流動形式,對於高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褒義的看法,也有貶義的,我對這些都不予置評。我就談談我對高考的看法吧,說真心話,我還是感謝高考的,高考在中國相對來說,確實是比較公平的,許多農村的孩子通過高考,從自己所處的階層到了一個更高的階層,如果沒有高考,你處在一個比較低的階層,想走入高一點的階層,可能很難,並且要花費好多年的時間,高考給許多人一個捷徑,你通過高考,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可以讓你進入更高層次,也正是如此,貧窮的家庭,希望改變自身,努力付出一切,希望一個家庭能出個大學生,這樣你家祖墳就冒青煙了。

    當然很多人抨擊高考,有他們的理由,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高考也一樣,說高考滅殺了孩子天性,當然這也是一個問題,但是在中國當前的發展狀況下是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符合大人意願,孩子的想法的,高考在現行社會下和中國的國情下有它和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們也看到隨着中國慢慢的發展,經濟的增強,很多東西都在慢慢改變,高考一樣,很多都趨於我們想的那樣,有了自主招生,有個自主選拔等,還有一個南方科技大學,跳出高考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這些讓我們相信,中國的教育制度,中國的高考制度會變得越來越好。

    現在聽到很多新聞說“寒門難出貴子”,這個我也深有體會,看到身邊的許多農村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學,但是在大學期間掛了很多科,畢業的時候連學位證都拿不到,還有一些,學習一直很好,但是就是那種只會學習的,畢業的時候,找到的都是那種很普通的工作,簡單的過着沒有追求的日子。我總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點吧!第一,在農村孩子的教育中,老師和家庭都灌輸一種理念,就是只要你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所以許多農村孩子,一考上大學就放松了,也不學習,又處在大城市中,放縱自己,最后學了四年可想而知;第二點是自卑,每一個農村來的孩子都有自卑情節,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什么是都不敢做,連有些說話都是顫顫巍巍的,這就造成了他們喪失了很多機會;第三點,農村的孩子在上大學之前都是視野比較窄,很多東西認知有限,不像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什么事都有見過,都有接觸。以上幾點只是我的簡單看法,當然這也不是全部,我只是就把我的理解和看法說一下,現在也有很多從農村出來的人才,只是這種比例是越來越小了。

    本人也是出生寒門之家,但不想被父輩們的思想所束縛,在努力掙脫他們所帶給我的枷鎖,很多窮人思維還在深深影響着,我只是認為,我可以通過我的努力,走向自己所希望到達的那個階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