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6班(纪录片)》观后感——高考


     看过这部记录片,我对这部纪录片本身是没有任何看法的,我就只是想谈谈高考。《高三16班》就是一些朴实的镜头,没有装饰,没有可以雕琢,就连它的名称都是以“高三16班”这样简单的最普通的方式表达的。也正是由于简单的镜头,才能更深的去表现纪录片的内涵,让你去思考某些东西。可能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朋友,看这样一部纪录片都会有深深的感触,特别是那些农村的孩子,对这部记录片中的高考更是有深深的体会。也许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许高考只是自己从地狱中走了一回,也许高考使自己明白了许多道理。     

      高考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曾有人说过,高考是中国最公平的阶层间流动形式,对于高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褒义的看法,也有贬义的,我对这些都不予置评。我就谈谈我对高考的看法吧,说真心话,我还是感谢高考的,高考在中国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公平的,许多农村的孩子通过高考,从自己所处的阶层到了一个更高的阶层,如果没有高考,你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层,想走入高一点的阶层,可能很难,并且要花费好多年的时间,高考给许多人一个捷径,你通过高考,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可以让你进入更高层次,也正是如此,贫穷的家庭,希望改变自身,努力付出一切,希望一个家庭能出个大学生,这样你家祖坟就冒青烟了。

    当然很多人抨击高考,有他们的理由,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高考也一样,说高考灭杀了孩子天性,当然这也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下是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符合大人意愿,孩子的想法的,高考在现行社会下和中国的国情下有它和必要性和合理性。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国慢慢的发展,经济的增强,很多东西都在慢慢改变,高考一样,很多都趋于我们想的那样,有了自主招生,有个自主选拔等,还有一个南方科技大学,跳出高考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这些让我们相信,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的高考制度会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听到很多新闻说“寒门难出贵子”,这个我也深有体会,看到身边的许多农村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是在大学期间挂了很多科,毕业的时候连学位证都拿不到,还有一些,学习一直很好,但是就是那种只会学习的,毕业的时候,找到的都是那种很普通的工作,简单的过着没有追求的日子。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吧!第一,在农村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庭都灌输一种理念,就是只要你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所以许多农村孩子,一考上大学就放松了,也不学习,又处在大城市中,放纵自己,最后学了四年可想而知;第二点是自卑,每一个农村来的孩子都有自卑情节,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什么是都不敢做,连有些说话都是颤颤巍巍的,这就造成了他们丧失了很多机会;第三点,农村的孩子在上大学之前都是视野比较窄,很多东西认知有限,不像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什么事都有见过,都有接触。以上几点只是我的简单看法,当然这也不是全部,我只是就把我的理解和看法说一下,现在也有很多从农村出来的人才,只是这种比例是越来越小了。

    本人也是出生寒门之家,但不想被父辈们的思想所束缚,在努力挣脱他们所带给我的枷锁,很多穷人思维还在深深影响着,我只是认为,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走向自己所希望到达的那个阶层。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