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下行參考信號和上行參考信號有哪些
在R9中,下行定義了四種參考信號,分別為分別為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用戶專用參考信號(UE-RS,又稱DM-RS),MBSFN參考信號,位置參考信號(P-RS)。
在R10中,下行定義了五種參考信號,分別為小區專用參考信號(C-RS),用戶專用參考信號(UE-RS,又稱DM-RS),MBSFN參考信號,位置參考信號(P-RS),以及CSI參考信號(CSI-RS)。
TE上行采用單載波FDMA技術,參考信號和數據是采用TDM方式復用在一起的。上行參考信號用於如下兩個目的。
(1)上行信道估計,用於eNode B端的相干檢測和解調,稱為DRS。
(2)上行信道質量測量,稱為SRS。
MBSFN 參考信號是什么
http://www.mscbsc.com/askpro/question79664
MBSFN (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多播/組播單頻網絡(MBSFN),它要求同時傳輸來自多個小區的完全相同的波形。這樣一來,UE接收機就能將多個MBSFN小區視為一個大的小區[1]。此外,UE不僅不會受到相鄰小區傳輸的小區間干擾,而且將受益於來自多個MBSFN小區的信號的疊加。不僅如此,諸如G-RAKE等先進的UE接收機技術還能解決多徑傳播的時間差問題,從而消除小區內干擾。
MBSFN分成兩種:專用載波的MBSFN和與單播(Unicast)混合載波的MBSFN,這里主要討論混合載波MBSFNRS設計。MBSFNRS的設計有其特殊要求,在混合載波MBSFN系統的一個無線幀中,通常大部分資源用於單播業務,而只有個別子幀被用於MBSFN業務,典型的場景是在連續的單播子幀之內插有一個孤立的MBSFN子幀,這使得接收這個MBSFN子幀的終端無法像接收單播信號時那樣在相鄰子幀的RS之間進行內插信道估計。因此 MBSFN的RS設計必須能夠支持一個孤立子幀內的信道估計。
另外,由於多小區合並大大增加了多徑的數量,使MBSFN信號的頻率選擇性遠遠大於單播信號,因而需要更大的RS頻域密度。基於上述考慮,經過研究后采納了圖5-21所示的 MBSFNRS結構(針對15kHz子載波間隔)。頻域每兩個子載波即插入一個RS,時域每 4個OFDM符號插入1列導頻。需要說明的是,MBSFN采用的是擴展CP(Extended CP),使用15kHz子載波間隔時一個子幀包含12個OFDM符號。由於圖5-20中已經定義了4種 RS,用於天線端口0~3(Antenna Port 0~3),圖中以T0~T3示意,因此MBSFN RS被定義為用於天線端口4(Antenna Port 4)的RS,以T4示意。
MBSFN參考信號設計
MBSFN參考信號設計
子幀內的單播RS哪些需要保留,是另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為了在MBSFN子幀中傳送 PDCCH、PCFICH和PHICH(最多可采用4個天線的發射分集),因此需要保留單播RS的第1和第2列,用於本子幀內PDCCH的解調。同時,這兩列OFDM符號還必須使用常規CP(MBSFN子幀的其他OFDM符號使用擴展CP)。
采用這種設計,下行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計只能進行頻域的一維內插,會對PDCCH的信道估計性能有一定影響,而且還會降低時鍾跟蹤 (Time Tracking)的范圍。而如果要進行時域內插信道估計,還需保留位於第4個OFDM符號的RS,並將這些RS符號的CP改為常規CP,這對MBSFN 子幀造成的損失過大。因此,也有提案甚至建議在MBSFN子幀中不保留單播RS。
但是,完全刪除MBSFN子幀中的單播RS,也帶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即缺少了單播 RS,相鄰小區UE就無法在這一子幀進行鄰小區測量。而且,由於相鄰小區的UE可能並不知道本小區內哪一幀是MBSFN子幀,就造成UE在任何有可能是 MBSFN子幀的子幀都不能進行鄰小區測量,對鄰小區測量的性能損失太大。
因此,經過權衡,還是決定對MBSFN子幀中的第1和第2符號采用常規CP,並保留單播導頻,可以用於PDCCH、PCFICH和PHICH等信道的傳輸。子幀中的其他符號用於MBSFN信號傳輸。
除了和單播信號共享載波的MBSFN模式,另一種MBSFN模式是專用載波 (Dedicated-Carrier,DC)MBSFN,這種模式適合獨占的載波部署,不需要和單播信號復用在一起。LTE DC MBSFN采用7.5kHz子載波間隔,所以符號長度是15kHz子載波間隔系統的兩倍,因此這種配置的MBSFN系統的RS需要單獨設計。經過研究,采納了圖5-22所示的7.5kHz子載波間隔DCMBSFNRS結構。從圖中可以看出,考慮到子載波和符號長度的變化,這種結構的RS頻域密度和時域密度和圖5-21中的15kHz結構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