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后勤


機關事務局智能后勤

機關后勤服務現狀

        機關后勤工作是機關行使職能活動的重要保障,既是服務工作,更是管理工作。傳統后勤是人力依賴型、資源消耗型的后勤,雖然逐步推行了社會化改革,但仍遠遠不能滿足新常態下對后勤服務管理轉型升級提出的更高要求,主要存在以下方面問題:

(一)從服務保障方面來看,主要表現出人性化不足、被動服務等問題。

       1、人性化不足。雖然人性化服務是機關后勤服務工作一直以來持續不斷的追求,而且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於管理理念、技術水平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在許多方面仍存在缺陷,亟待完善、糾偏和提升。以溫州市行政中心一卡通系統為例,雖具備消費功能,但在當今移動支付的時代,充值還需要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進行人工充值,存在很大的不便捷性。又比如大院的訪客登記,在人臉識別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目前仍采取傳統的打電話確認與身份證登記的形式,對於來訪對象與被訪對象來說都是不好的體驗。

       2、被動服務。傳統后勤是為服務對象做主,與服務對象缺少互動交流,單向的服務方式一方面服務對象缺少途徑表達訴求,不利於管理者聽取意見,接受監督。另一方面服務對象也不了解作為服務提供者的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做什么,容易導致刻板印象與偏見,不利於宣傳與擴大影響力。

(二)從管理決策方面來看,主要表現出職能不到位、決策滯后、存在安全漏洞等問題。

       1、職能不到位。雖然自社會化改革以來,服務考核被擺在了愈加重要的位置,我局在考核服務單位時也采用日常督査與定期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監督,但在過程中總是存在一些考核漏洞,比如對保安人員的在崗情況監督、對維修進度的跟蹤等,不能及時到位,致使管理職能難以充分發揮。

       2、決策滯后。目前的管理模式,信息收集依靠層層上傳,領導得到的信息往往經過瘦身或誇大,不利於掌握事實真相,要是遇到領導出差的情況,更不利於第一時間做出決策。往往是出了問題,再去追溯原委,使決策效率大大降低。

       3、存在安全漏洞。安全保障是機關后勤服務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訪客管理、車輛管理以及視頻監控系統等並未做到全面無死角,仍然依賴人力的投入與繁瑣的程序,部分存在安全漏洞。

智能后勤建設的意義

       一是提高管理運行效率的必經途徑。機關事務局承擔市黨政大樓、三農大樓、公共衛生大樓、工商、質監大樓、二輕大院、交通大樓、公共資源交易中心8處集中辦公大樓的后勤保障服務工作。而隨着辦公用房改革的深入,大院的辦公人員勢必增加,而財政對機關運行成本的控制,使物業經費進一步縮減。智能后勤是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減員增效。以安保管理為例,智能安保管理對每位在崗人員進行定位尋蹤,終端實時査看,使在崗巡邏情況一目了然,大大提高效率。再以維修服務為例,智能樓宇系統實現自動管控,將大大減少人力成本。

      二是提升服務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機關事務管理條例》的出台,對機關后勤服務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務也從扁平化走向了多元化。智能后勤依托雲端計算與大數據分析,將人員信息、設備信息等納入大數據庫,為實現快捷搜索、精准定位、迅速反應提供技術支持,使服務更加人性化與精細化。

      三是實現機關事務管理轉型升級的強大助推力。建設智能后勤,不僅是管理技術的更新,更是對管理能力作出的進一步要求。一方面推動人力解放與管理提升,另一方面推進資源整合,為實現機關后勤工作從具體服務到統籌管理,從分散管理到集中統一,從依靠命令到依法依規的轉型升級提供推力。

實現三終端聯動。三終端聯動是指網站、手機APP與多屏發布系統的互聯互通,最終通過三終端實現智能后勤的全方位管理。在一卡通系統方案中,將網站與手機APP一並納入建設。門戶網站將全面升級,不僅是信息發布平台,也是用戶登錄入口,更是綜合管理入口,包括視頻功能、充值功能、查詢功能等等。手機APP將實現網站的全部功能,成為移動端的機關事務管理門戶。而多屏發布系統將連接網站與手機APP,作為一個綜合的顯示、發布、宣傳平台。

       多系統集合。多系統集合是在三終端平台基礎上,將辦公系統、監控系統、無紙化會議系統以及各管理系統等進行集合與數據互通。各系統就如一個個“智能細胞”,而數據互通是進行“神經突觸”的連接,經后台“大腦” 處理后,實現各種智能應用。如用戶進入會議管理系統預訂會議,系統將信息發送至多屏發布系統顯示在會議室外的電子屏上,無紙化會議系統接收會議資料供會議期間使用。訪客管理系統也將接收相關車輛、人員信息等,自動識別放行,車輛誘導系統做好車輛停放指引。同時保安、會議承接員、服務員等均在手機端收到推送的信息,做好相關准備。管理人員通過視頻監控系統調取會場畫面,遠程指揮。智能后勤將依托於智慧物業系統、辦公OA管理系統、訪客管理系統、智能會議系統、智慧BA系統、巡更系統等十二大主要系統,實現智能應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