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主要分為
一、root用戶的開啟和vim編輯器的安裝
二、ssh的安裝
三、靜態ip的設置
四、中英切換文環境切換
一、root用戶的開啟和vim編輯器的安裝
Ubuntu在默認情況下,是沒有root用戶。
為此,我們得開啟它。
1、 進入root用戶權限
通過 sudo -s,來進入用戶權限模式,並輸入普通用戶的密碼,進入root模式。
此刻,已經是root用戶了。
啟用root用戶,設置rootroot密碼
2、 安裝vim編輯器
apt-get install vim,輸輸入y完成安裝。
也許,會出現。E: Package 'vim-gtk' has no installation candidate的問題!
E:Package 'Vim' has no installation candidate問題解決
3、修改/etc/lightdm/lightdm.conf
[SeatDefaults] user-session=ubuntu greeter-session=unity-greeter 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 allow-guest=false
4、 啟動root用戶,輸入密碼
5、 重啟
這樣,就達到了root用戶和普通用戶的切換了。
二、ssh的安裝
1、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輸入y等待安裝完成,
2、 安裝ssh完成后,查看ssh服務是否啟動
sudo ps -e |grep ssh
有sshd,說明ssh服務已經啟動,如果沒有啟動,輸入"sudo service ssh start"-->回車-->ssh服務就會啟動。
3、啟動服務,並查看
成功!
4、使用gedit修改配置文件"/etc/ssh/sshd_config"
打開"終端窗口",輸入"sudo gedit /etc/ssh/sshd_config"-->回車
-->把配置文件中的"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加一個"#"號,把它注釋掉-->再增加一句"PermitRootLogin yes"-->保存,修改成功。
Ctrl + s,保存
關於ssh的其他配置和修改使用,在這不多贅述。
三、靜態ip的設置
電腦開機每次都需要去獲取IP地址,聯網很慢,想設置一個靜態IP,該如何設置呢?下面我將給大家講解如何給ubuntu系統設置靜態IP。
1、 sudo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或者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自己哪個方便用
默認設置使用dhcp,內容如下:
這個正是lo回環,我需要讓這台運行Ubuntu Server的機子通過static獲得IP來加入網絡,那么我只需要在上面的lo回環的配置內容下面加入: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80.31 broadcast 192.168.80.255 gateway 192.168.80.2 netmask 255.255.255.0
或者,也可以如下方式來進行修改
解決Ubuntu系統的每次開機重啟后,resolv.conf清空的問題
如果是要橋接,則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2)配置DNS: sudo gedit /etc/resolv.conf
或 sudo vim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nameserver 223.5.5.5
3. 重啟網卡:
重啟網絡: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也可以重啟網卡:
sudo ifconfig eth0 down
sudo ifconfig eth0 up
重啟網卡對別的網卡無影響,更推薦一些。
成功!
如果大家遇到問題的話,則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配置網絡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b7001fe18f85fe0e7282ddaf.html
四、中英文環境切換
1、修改文件/etc/default/locale
sudo vim /etc/default/locale 或 sudo gedit /etc/default/locale
把相應的zh_CN更改為en_US,保存,重啟,即可。
LANG="zh_CN.UTF-8"
LANGUAGE="zh_CN:zh:en_US:en"
LC_NUMERIC="zh_CN.UTF-8"
LC_TIME="zh_CN.UTF-8"
LC_MONETARY="zh_CN.UTF-8"
LC_PAPER="zh_CN.UF-8"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LC_NAME="zh_CN.UTF-8"
LC_ADDRESS="zh_CN.UTF-8"
LC_TELEPHONE="zh_CN.UTF-8"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改為,
LANG="en_US.UTF-8" LANGUAGE="en_US:en"
這樣,Ubuntu的中文環境系統,成功修改為英文環境系統了。
Ubuntu各版本的歷史發行界面
Ubuntu11.10 帶圖形安裝步驟詳解
Ubuntukylin-14.04-desktop(帶分區)安裝步驟詳解
Ubuntukylin-14.04-desktop( 不帶分區)安裝步驟詳解
VMware里Ubuntukylin-14.04-desktop的VMware Tools安裝圖文詳解
同時,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博客:
http://www.cnblogs.com/zlslch/ 和 http://www.cnblogs.com/lchzls/ http://www.cnblogs.com/sunnyDream/
詳情請見:http://www.cnblogs.com/zlslch/p/7473861.html
人生苦短,我願分享。本公眾號將秉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無休止的交流分享開源精神,匯聚於互聯網和個人學習工作的精華干貨知識,一切來於互聯網,反饋回互聯網。
目前研究領域: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數據挖掘、數據分析。 語言涉及:Java、Scala、Python、Shell、Linux等 。同時還涉及平常所使用的手機、電腦和互聯網上的使用技巧、問題和實用軟件。 只要你一直關注和呆在群里,每天必須有收獲
對應本平台的討論和答疑QQ群: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躺過的坑(總群)(16115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