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 無人機取證的一些研究


好久不寫了,不管是忙還是閑,歸結起來還是懶。


 

無人機在國內銷售火熱,成了新的時尚玩具,但是目前針對民用無人機的監管,尚未出台相關的管理規定,近期和一個LE的朋友聊,談到了無人機的取證,今天寫一寫這方面的想法和近期的研究。

 

一、為什么取無人機,能不能做?

電子數據取證涵蓋的介質極為廣泛,可以說凡是帶存儲的都可以列入其范圍,所以無人機、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設備……這些一定,或早或晚,會成為電子數據取證調查工作的調查對象;

至於能不能做,答案自然是可以,與去年研究的AppleWatch取證一樣,目前消費級無人機還是要依賴於手機App來進行聯網和顯示,所以這些問題一部分可以用手機取證的方法來解決;此外,廠商出於審計或者質量跟蹤和維護需要,一般會在無人機內部集成一定容量的存儲,用於Flight data recoder,所以這也將是一個重要的數據來源。

 

二、手機App取證

以大疆DJI Go為例,數據傳遞方式“無人機→2.4G控制信號→遙控器→數據線→手機 [反之亦然]“,手機中顯示並存儲了所有飛行數據,通過對DJI Go App(下簡稱”Go“)的分析,可直接找到對應的FlightRecords文件,對其格式進行轉化后,可找到詳細的日志記錄信息,如下圖:

 

此外,還可將上述信息轉換為kml軌跡,在Google Earth中查看其飛行路徑。

 

 

三、機身取證

除了直接對Go App的數據進行分析外,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我假設了一個場景:某重要場合禁飛區,有不明無人機飛入,使用技術手段使其迫降后,希望找到無人機擁有者,起飛時間地點以及軌跡信息的。

這個思路就在於對無人機內部的FDR進行提取,以大疆Phantom 3這一主流消費無人機為例,其內部固定了一張TF卡用於FDR記錄,其數據格式亦為公開,且卡可以保存的飛行數據容量相當之大,對其進行轉換后也可采用與App數據一致的展現方法,將飛行數據完整展現。

 

四、應用場景

簡單的以DJI Phantom3為例,模擬一個不明無人機的典型調查場景:

1. 發現不明無人機入侵,使用干擾設備和反無人機設備將其迫降;

2. 打開設備,取出乳膠固定的FDR卡;

3. 快速讀取DAT文件並解析,找出最近的飛行記錄;

4. 找到飛行起始點經緯度,以及高度信息,直接判斷建築物和所在樓層

5. 快速響應,控制操控者。

 

***這個研究參考了David Kovar, Greg Dominguez以及Cindy Muurphy的研究報告,在此致謝;有興趣者可以搜索他們近期的研究內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