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三層架構模型學習


軟件開發的三層架構:

 

三層架構的理解:
服務員--廚師--后勤工作人員(提供材料)
UI表示層--BLL業務邏輯層--DAL數據訪問層(每一層都有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習)
UI表示層:
顯示數據和接收用戶輸入

BLL業務邏輯層:
處理用戶輸入的信息;
或將信息發送給數據訪問層進行保存;
或通過數據訪問層從數據庫讀出這些數據。

DAL數據訪問層:
對數據的保存和讀取操作

三層架構各層的職責分配(各司其職,不做多余工作)
表示層(UI):只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並將業務邏輯層處理數據的結果顯示給用戶。

業務邏輯層(DLL):只負責對數據的業務處理,開發人員不要在業務邏輯層里寫訪問數據庫的SQL語句。業務邏輯層可以驗證用戶輸入的數據、緩存從數據庫中讀取的數據等等。

數據訪問層(DAL):最好不要出現任何與業務邏輯和界面設計相關的代碼。也就是說,要保證數據訪問層中方法的功能僅負責存儲或讀取數據就可以了。

使用三層架構的目的:
軟件開發工作分工更明確,有利於后期的維護和升級
三層架構的優點是可以充分把軟件開發任務分解,有利於團隊合作開發
例如,用戶界面的改變並不影響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提供接口就可以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