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架構、網絡基礎知識、osi七層模型


一、軟件開發的架構

涉及到兩個程序之間通訊的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應用類:qq、微信、網盤、優酷這一類是屬於需要安裝的桌面應用

第二種是web類:比如百度、知乎、博客園等使用瀏覽器訪問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應用

這些應用的本質其實都是兩個程序之間的通訊。而這兩個分類又對應了兩個軟件開發的架構

C/S架構:

C/S即:Client與Server ,中文意思:客戶端與服務器端架構,這種架構也是從用戶層面(也可以是物理層面)來划分的。

這里的客戶端一般泛指客戶端應用程序EXE,程序需要先安裝后,才能運行在用戶的電腦上,對用戶的電腦操作系統環境依賴較大。

 

B/S架構:

B/S即:Browser與Server,中文意思:瀏覽器端與服務器端架構,這種架構是從用戶層面來划分的。

Browser瀏覽器,其實也是一種Client客戶端,只是這個客戶端不需要大家去安裝什么應用程序,只需在瀏覽器上通過HTTP請求服務器端相關的資源(網頁資源),客戶端Browser瀏覽器就能進行增刪改查

 

 

二、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需要記住的一些概念:

1、以太網 : 局域網與交換機

 

2、廣播:

  主機之間“一對所有”的通訊模式,網絡對其中每一台主機發出的信號都進行無條件復制並轉發,所有主機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於其不用路徑選擇,所以其網絡成本可以很低廉。有線電視網就是典型的廣播型網絡,我們的電視機實際上是接受到所有頻道的信號,但只將一個頻道的信號還原成畫面。在數據網絡中也允許廣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層交換機的局域網范圍內,禁止廣播數據穿過路由器,防止廣播數據影響大面積的主機。

3、ip地址與ip協議

  • 規定網絡地址的協議叫ip協議,它定義的地址稱之為ip地址,廣泛采用的v4版本即ipv4,它規定網絡地址由32位2進制表示
  • 范圍0.0.0.0-255.255.255.255
  • 一個ip地址通常寫成四段十進制數,例:172.16.10.1

4、mac地址

  head中包含的源和目標地址由來:ethernet規定接入internet的設備都必須具備網卡,發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便是指網卡的地址,即mac地址。

  mac地址:每塊網卡出廠時都被燒制上一個世界唯一的mac地址,長度為48位2進制,通常由12位16進制數表示(前六位是廠商編號,后六位是流水線號)

5、arp協議 ——通過IP地址去找MAC地址

   地址解析協議,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據IP地址獲取物理地址的一個TCP/IP協議。
  主機發送信息時將包含目標IP地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絡上的所有主機,並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確定目標的物理地址。
  

6、廣域網與路由器

7、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連接因特網中各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后順序發送信號。 路由器是互聯網絡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干網內部連接、骨干網間互聯和骨干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絡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說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路由器(Router)又稱網關設備(Gateway)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所謂邏輯網絡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絡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  

8、局域網

  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件共享、打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9、子網掩碼 

  所謂”子網掩碼”,就是表示子網絡特征的一個參數。它在形式上等同於IP地址,也是一個32位二進制數字,它的網絡部分全部為1,主機部分全部為0。比如,IP地址172.16.10.1,如果已知網絡部分是前24位,主機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網絡掩碼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寫成十進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網掩碼”,我們就能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處在同一個子網絡。方法是將兩個IP地址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兩個數位都為1,運算結果為1,否則為0),然后比較結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話,就表明它們在同一個子網絡中,否則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10.1和172.16.10.2的子網掩碼都是255.255.255.0,請問它們是否在同一個子網絡?兩者與子網掩碼分別進行AND運算,

172.16.10.1: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絡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172.16.10.2: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10
255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AND運算得網絡地址結果:10101100.00010000.00001010.000000001->172.16.10.0
結果都是172.16.10.0,因此它們在同一個子網絡
View Code

10、端口

      我們知道,一台擁有IP地址的主機可以提供許多服務,比如Web服務、FTP服務、SMTP服務等,這些服務完全可以通過1個IP地址來實現。那么,主機是怎樣區分不同的網絡服務呢?顯然不能只靠IP地址,因為IP 地址與網絡服務的關系是一對多的關系。實際上是通過“IP地址+端口號”來區分不同的服務的。

conclusion

IP協議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為每一台計算機分配IP地址,另一個是確定哪些地址在同一個子網絡。

三、osi七層模型

人們按照分工不同把互聯網協議從邏輯上划分了層級:(一般作為開發人員,掌握應傳網數物 五層即可)

每層運行常見物理設備

 

每層運行常見的協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