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次我去4S店A給車做保養,例行檢查的時候師傅跟我說,車前輪的球籠套膠皮有點老化,有滲油的跡象,他已經幫我把裂開的部分做了處理,暫時不需要換件,但必須常觀察,否則一旦油漏光,沒有潤滑,就需要換軸了,那樣成本就高出10倍了。我一邊迷茫球籠套是個什么玩意兒,一邊點頭哈腰感謝師傅不宰之恩。
幾個月以后我去二級修理廠B做保養,自帶機油。師傅干凈利落地20分鍾搞定,而且只花了80元工時費。完事兒后我問師傅,我這車球籠套有點問題,您能幫我看一眼現在什么情況嗎?師傅說你咋現在才說啊,我車都放下來了(換機油的時候車是吊着的,檢查球籠套也需要吊起來),然后老大不情願地又升起了車,隨便檢查了一眼說沒事兒。我一邊感慨修理廠保養就是便宜,一邊暗下決定以后頂多在這換換機油,修車可千萬不能來這。
又過了幾個月我去4S店C做保養(沒錯我就喜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次我學乖了,上來先說師傅我這車球籠套可能漏油,您幫我看看。師傅說沒事包在我身上了,您去貴賓室喝茶吧。於是我就去喝茶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師傅打電話說保養完了,球籠套檢查了,沒有漏油,但建議經常檢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我一邊唏噓還是4S店靠譜,一邊納悶現在4S店怎么不隨便宰人了?
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呢?因為假如我去另一家店D,師傅二話沒說就給我把球籠套換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的話我就可能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花費更多的費用,得到的是安全無憂的行車體驗。如果我事先並不知道可以暫時不修,那肯定會感激這家店,但如果我知道,那以后肯定不會再來了,因為它對我隱瞞了實情,而我會懷疑它隱瞞實情的動機,並不是為了我的安全考慮,而是唯利是圖。我會一邊說謝謝,一邊說再見。
如果是您,以后會去哪家店呢?
A在做車輛常規檢查的時候發現了車的問題,並且及時告知實情,由車主自己選擇修與不修;B沒有檢查出車的問題,水平可能很一般,但好在價格便宜;C與A其實看不出本質的區別;D?算了吧,認了吧,散了吧……
軟件服務和汽車維修服務其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如果您的企業需要軟件服務,會選擇什么樣的服務提供商呢?是選擇A或C那樣的,足夠專業並且能夠毫不隱瞞,讓客戶去選擇方案,還是B那樣的可能水平一般但卻簡單實用?您是否喜歡D那樣的,在您不知道的情況下做了很多原本可以不做的事情?
如果您是軟件服務提供商,您希望自己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呢?您一定希望成為A或C,有着較高的服務水准,並且誠信為先,一切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但如果水平不足,您也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成為B,可能無法解決復雜的問題,但卻能完成基本的需求,掙點辛苦錢。您一定不會希望成為D,即使被客戶誤解為D,也一定覺得委屈,為什么明明為了客戶好,他們卻不領情呢?
有過軟件服務經歷的朋友,特別是對軟件質量有追求的朋友,您一定無數次被誤解為D吧?為什么我追求卓越,修復了很多潛在的bug,重構了整個架構,馴服了無數爛代碼,最終交付了易維護易擴展的產品,只不過延期了一點時間,讓客戶多花了點小錢,而客戶卻不停地抱怨?要知道我們修復bug、重構架構、馴服爛代碼所帶來的好處,比客戶付出的這點時間和金錢要有價值得多啊!
但我們是否真正替想過客戶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們還拿修車來打比方。如果我檢查完車后要自駕進藏爬珠穆朗瑪峰,那我一定希望修理廠把所有的小毛病都修好,否則萬一半路上拋錨,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現在多等一會兒,多花點錢,能換回我路上開得安心,這錢我就覺得花得值。但如果我開車只是市內代步,二環外都不去,刮風下雪霧霾天我都不上路,那有點兒小問題可能都不會在乎。在修理廠搞不清楚車主究竟什么情況時,最好還是讓車主自己來做決定。這才是真正的professional。
我想,不僅是軟件與汽車服務,世上所有服務,都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