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以太網技術及測試介紹


一、汽車以太網簡介

隨着汽車日益智能化、網聯化和數字化,汽車中的智能手機連接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導航系統、車載診斷系統(OBD)、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各種軟件變得越來越復雜,而它們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所有這些軟件致使帶寬的需求迅速增加,對時延同步的精度要求也更高,此時基於BroadR-Reach的車載以太網應運而生,加上AVB/TSN協議在汽車以太網上的應用,可以更好的為汽車提供大帶寬、高可靠、低時延、高精度時鍾同步的成熟以及標准化解決方案

車載網絡發展史

1.1汽車以太網標准組織

任何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都離不開前期的測試和驗證,雖然汽車以太網從傳統以太網演化而來,但是測試工作與傳統以太網的測試有很大不同。為此在汽車以太網的標准化方面(包括相關測試規范)6個標准化組織聯盟起到了主要的推動作用

 

 

 

    OPEN Alliance:One-Pair EthernetOPEN聯盟)於2011年由NXP、博通和寶馬攜手創建,目前已超340位成員,目標是將基於以太網的通信廣泛應用於汽車網絡。OPEN Alliance致力於制定和統一IEEE 100BASE-T11000BASE-T1 1000BASE-RH等通信方式的物理層、協議一致性和互操作性等規范;同時通過制定線束、交換機、ECU和其他功能需求及測試規范,如TC8委員會制定的ECU級別物理層、數據鏈路層、TCP/IP協議層、SOME/IP測試規范,TC2制定的汽車線束和接插件的測試規范。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汽車行業已經成為IEEE 802.3新的應用領域,IEEE成立了多個與汽車以太網相關的任務組,負責汽車以太網物理層相關技術的標准化工作。此外, IEEE 802.1工作組還制定了AVB/TSN技術規范,用於實現數據高可靠、低延遲及同步傳輸。

 

 

 

AVnu Alliance:成立於2009年,它的使命是推動AVB/TSN相關標准的應用,創建一個開放、安全、低延遲和高度可靠的網絡生態系統。AVnu專注於A/V、工業、消費電子和汽車行業,為了保證AVB/TSN互操作性,AVnu聯盟專門為相關領域創建了符合市場要求的合規性和互操作性(C&I)測試集。IEEE負責制定AVB/TSN標准,AVnu負責制定系列測試標准AVnu聯盟制定的gPTPFQTSSAVTP的測試規范,可以快速提高AVB技術在汽車網絡上的落地應用。

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是負責互聯網相關技術規范研發和制定的主要組織。TCP/IP協議簇,就是由IETF制定的通常汽車以太網不需要對TCP/IP協議簇進行修改,僅需要做適應性的配置和應用。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汽車開放系統架構)聯盟致力於為汽車工業制定標准化的軟件架構。AUTOSAR4.0版本開始支持以太網通信,主要包括Ethernet驅動、Ethernet接口、TCP/IPSocket AdaptorDoIPUDPNMSOME/IP等軟件模塊,同時還規定了TCPUDPIPv4這三個通信協議的測試規范。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准化組織)在車載網絡領域非常重要,制定了眾多汽車相關的標准化協議,如ISO11898(CAN)、ISO14229(UDS)等,汽車以太網相關標准主要有ISO13400(DoIP)、ISO17215(VCIC)。

汽車以太網通信協議及相關標准組織

1.2 汽車以太網協議介紹

汽車以太網的協議內容主要有如下所示:

Ethernet:OPEN聯盟倡議的BroadR-Reach標准得到了大多數的業界支持,IEEE根據BroadR-Reach標准發布了“更通用的標准”,包括100Base-T1和1000Base-T1及尚未發布的10GBase-T1S。BroadR-Reach技術是一種汽車專用的以太網標准,車載以太網使用了專用於汽車的PHY(收發器芯片)實現了在一對非屏蔽雙絞線(UTP)上能夠進行雙向傳輸,可以提供100M/1000M甚至更高的寬帶性能,並進行了優化處理以滿足車載EMC要求,同時保留了標准的IEEE MAC接口,用於支持AVB/TSN、TCP/IP、DoIP等多種協議;

TCP/IP協議簇:IP、ARP、ICMP、TCP、UDP、DHCP等;

TSN/AVB:AVB是Audio Video Bridging的縮寫,AVB協議對傳統的以太網協議進行了擴展,通過增加精確時鍾同步、帶寬預留等協議增強傳統以太網音視頻傳輸的實時性。IEEE 802.1任務組在2012年11月的時候正式更名為TSN–Time Sensitive Network時間敏感網絡。TSN主要用於專業音視頻領域、汽車控制領域、商用電子領域以及所有需要實時監控或是實時通信的工業領域

其中 AVB 標准包括:

IEEE802.1AS:精准時鍾定時和同步(gPTP);

IEEE802.1Qat:流預留協議(SRP);

IEEE802.1Qav:時間敏感流的轉發和排隊(FQTSS);

IEEE802.1BA:音頻視頻橋接系統,定義 AVB 配置文件。

更名為 TSN 后,對部分標准進行了修訂,增添了幾個性能改進標准,包括:

IEEE802.1ASbt:增強功能和性能改進,基於 IEEE802.1AS-2011 修訂定時和同步;

IEEE802.1Qbu:新增項目,基於 IEEE 802.1Qav 修訂框架搶占切換;

IEEE802.1Qbv:新增項目,基於 IEEE 802.1Qav 修訂增強流量調度;

IEEE802.1Qca:支持路徑控制和登記冗余網絡;

IEEE802.1Qcc:流預留協議(SRP)的增強功能和性能改進;

IEEE802.1CB:幀復制和消除的可靠性,支持無縫冗余 IEEE802 網絡;

二、信而泰汽車以太網測試解決方案

2.1 汽車以太網測試規范

針對汽車以太網的測試,各標准組織制定了比較完整的開放的測試標准,比較重要的測試標准和規范如下所示:

 

 

2.2 信而泰汽車以太網測試平台

2.2.1 測試儀機框

信而泰BigTao-V系列網絡測試儀是擁有全球領先架構的面向中低端路由器、交換機及同級別網絡轉發設備的研發類測試產品。它采用模塊化設計,由機箱、板卡和軟件三部分組成,提供2個或6個插槽,支持從10M100G多種速率的測試模塊任意組合,同時也是支持新型100G多速接口(10G/25G/40G/100G)體積最小、功耗最低的測試儀。配合信而泰基於PCT架構的新一代測試軟件Renix,可實現針對網絡設備和網絡系統的Layer2-7流量測試及協議仿真,在功能、性能及安全性方面提供全面測試解決方案,滿足研發、實驗和質量控制等過程中的測試需求。

 

 

 

 

2.2.2 測試儀板卡

V6000系列板卡是信而泰擁有全球領先架構的新一代測試板卡,它可以滿足設備制造商從基本的功能測試、一致性測試到高密度端口的性能測試需求。同時它能夠在企業、運營商和數據中心部署網絡解決方案時, 驗證其網絡系統的是否能夠達到預想目標。

 

 

 

關鍵特性:

· 100/1000M SFP(光接口)

· 支持2-3層流量測試及協議仿真

· 基於FPGA100%線速流量生成、統計與捕獲功能

· 支持RFC2544RFC2889RFC3918等基准測試套件

·支持100BASE-T1或1000BASE-T1光電轉換模塊

 

100BASE-T1在汽車上通過一對非屏蔽雙絞線可實現100Mb/s的全雙工數據傳輸,其物理層(PHY)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將MAC層傳遞的數據,通過內部時鍾轉換(4B/3B),數據編碼(3B/2T)以及脈沖幅度調制(PAM3)轉換成雙絞線上傳遞的差分信號,以進行各種控制信號和數據的通信發送;接收過程反之。

2.2.3 L23測試軟件平台

Renix 是用於測試路由器、交換機以及其它L2/3層(Firewall/IPS等)轉發設備功能、性能的測試工具:

協議仿真:支持IPv4/v6路由、用戶寬帶接入、組播、AVB/TSN等

網絡基准性能測試:支持RFC2544/RFC2889/RFC3918等標准測試套

u 支持運營商級別容量的高性能協議仿真和流量仿真

u 支持中英文操作界面

 

 

 

 

2.3 信而泰汽車以太網測試方案

信而泰通過專有的BigTao硬件測試平台及協議和流量仿真軟件平台Renix,可以針對汽車以太網中的ECU終端、車載網關進行全面的L2-7功能和性能測試,包括AVB/TSN協議測試,詳細的測試內容如下所示:

 

 

 

 

 

 

汽車智能化推動了汽車以太網技術的發展,汽車以太網技術的各種應用將逐漸滿足車聯網和汽車智能化的需求。而汽車以太網的測試方法也會隨着汽車以太網技術的完善,會更加成熟和標准化。

信而泰作為國內唯一具備L2-7汽車以太網測試能力的儀表廠商,會緊隨汽車以太網行業最新標准,推出完整的汽車以太網測試解決方案,為推動國內汽車以太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